守株待兔

历史典故

守株待兔怎么写好看

守株待兔怎么写好看

    比喻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韩非子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不断变化。为了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道理,他举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说,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间耕作时,见一个兔子撞死在树桩子上。他不费气力,拣走了这只死兔子。从此,他丢下农活不干,天天在那棵树桩子旁边,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再没有拣到,而这个农夫却成了宋国人口中的笑料。

【出典】: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连动 株,树桩。比喻不作努力,而坐等成功的侥幸心理。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陆星儿《灰楼里的童话》:“他像个守株待兔的猎人。”△贬义。多用于描写心理。→刻舟求剑 抱令守律 墨守成规 胶柱鼓瑟 ↔随机应变 相机行事 通权达变。也作“待兔守株”。

词语分解

  • 守株的解释 “ 守株待兔 ”的省称。孔丛子·连丛子上:“然雅达博通,不世而出,流学守株,比肩皆是,众口非非,正将焉立。”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不博达理。” 唐 罗隐 自贻诗:“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怜恁凉凉无与处,穷途依稀守株;空囊何计充薪水,令人不觉攒眉。”
  • 待兔的解释 比喻墨守成规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典出韩非子·五蠹 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欧阳詹 送王式东游序:“予怀待兔之固,犹伺北闕寝书之报; 公范 见变豹之理,将东游诸侯之国。”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亦犹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为?待兔之人,非设罝而奚可?”

历史典故推荐:例行公事

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现多指形式主义的工作。痛史一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偏正 照惯例处理公事,或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孽海花7回:“雯青把~料理清楚,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守株待兔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