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

历史典故

马革裹尸怎么写好看

马革裹尸怎么写好看

    革,皮革。用马革包裹尸体,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决心。语出东汉名将马援之口。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以伏波将军受命军南下,平定交阯叛乱。二十年,得胜班师还朝。他的朋友孟冀前来祝贺。马援激昂慷慨地对他说,男儿自当战死在边疆,用马皮裹尸归葬,怎能躺在床上死在自己的儿女身边呢?后来,在镇压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在军中,实现了他的“以马革裹尸还葬”的志愿。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841页《马援传》:“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例句】:

    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誓将马革裹尸还,敢学班超儿女。”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51回:“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 明·张岱《五异人传》:“清师入越,燕客遂以死殉。临刑语仆从曰:‘我死,弃我于钱塘江,恨不能裹尸马革,乃得裹鸱夷皮足矣。’” 梁启超:《侠情记传奇》第一出:“这些慷慨义烈的英雄,他以流血救民自命,就是马革裹尸也不能算作不幸。”


主谓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英勇作战、死于战场的气概。语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明珠喝道:犟! ……真到那一天,养马都没门,马革裹尸吧。”△褒义。用于描写军人无畏的气概。→捐躯疆场 蹈节死义 ↔苟且偷生。也作“马革盛尸”、“裹尸马革”。

词语分解

  • 马革的解释 见“ 马革裹尸 ”。
  • 裹尸的解释 1.包裹尸体。太平广记卷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宋参军:“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不胜秽积。”2.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梁 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清 沉涛 柳河川吊常开平诗:“裹尸便当角巾归,为尔临流一慟哭。”参见“ 裹尸马革 ”。

历史典故推荐: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以指祖国。唐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你们都是中国人,中华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马革裹尸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