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马关

历史地名

倒马关怎么写好看

倒马关怎么写好看

①又名常山关、鸿上关、鸿山关、鸱塞。在今河北唐西北 一百十里倒马关乡。倒马关又与居唐、紫荆关合称内三关。《水经·滱水注》: “滱水又东径倒马关,关山险隘,最为深峭势均。诗人高冈之病良马,傅险之困行轩,故关受其名。” 明于此设二城,上城建于洪武初,景泰三年 (1452) 又于其南三里筑下城。并于此设巡参将。清改设都司

②明置,属纳溪县。在今四川纳溪县南上马镇。《方舆纪要》 卷72纳溪县: 倒马关在 “县南百三十里。明初置,路通云南、交趾。因倒马坎为名”。

③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北。《清一统志·铜仁府》: 倒马关 “在府城北。又北有清水塘关,并为守御处”。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14: “倒马关,城北二十余里。山形幽峻,径路崎岖,征骑往来不啻盘蚁封中。”


(1)关名。在河北省唐县西北。因其地山路险峭,马为之倒,故名(《元和县志》)。历来为冀、晋间交通要隘。金兴定四年(1220年),蒙古木华黎至满城,使不花将三千骑出倒马关,战败武仙将,武仙以真定降。明洪武初筑上城。景泰三年(1452年),以上城卑狭,于城南三里筑下城。成化以后又相继增修,屹为重镇,与居庸、紫荆合称为内三关。今为河北平进入山西高原的要口之一。(2)集镇名。在河北省唐县城西北部。倒马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处倒马关故城旧址,因名。产小麦、玉米、谷子。保涞公路经此。有杨继业、杨六郎父子忠节庙遗址及倒马关。

词语分解

  • 倒马的解释 垮台;失败。荡寇志第七二回:“因我又看得 高俅 那厮的气燄也不久了,不过四五年之间,必然倒马。”
  • 关的字典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地名推荐:椵木冲 (衝) 堡

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椵木丛。方舆纪要 卷37宁远卫 “松山寺堡” 条下: 椵木冲堡 “在卫东北六十里。又东接锦州西境之大兴堡”。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倒马关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