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

历史地名

湘阴县怎么写好看

湘阴县怎么写好看

南朝宋元徽二年 (474) 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五十里。南齐长沙郡。隋平后废。不久改岳阳县复置,属玉州。治所在今湘阴县南二十里白乌潭。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属岳州。五代周广顺三年 (953) 移治今湘阴县。北宋潭州南宋绍兴初迁今湘阴县南安静乡赤竹城,五年(1135) 还治今湘阴县。元元贞元年 (1295) 升为湘阴州。明洪武初复改湘阴县,属长沙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东北部湘江、资水下游,西北濒南洞庭湖。属岳阳市。面积1535平方千米。人口69.1万。辖15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文星镇。汉为罗县地。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分罗、益阳、湘西三县地置湘阴县。以“居湘水之阴”得名。《寰宇通志》湘阴县“以县在湘江之阴,故名”。治今青潭乡琴棋望;一说在今县城西北。属湘东。齐属长沙郡。梁属岳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岳阳县,寻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初属玉州,大业初改属巴陵郡。唐武德六年(623年)省罗县并入湘阴县,属岳州。隋、唐间县治屡经迁徙。五代周广顺三年(953年)迁治白茅城(在今汨罗市川山镇)。北宋初仍属岳州,后改属潭州。南宋绍兴初迁治赤竹城(在今安静乡杨泗庙附近)。绍兴五年(1135年)迁今文星镇。元元贞初升为湘阴州,属天临路。明洪武时降为县,属长沙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6年分县境东部置汨罗县。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洞庭湖平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自东南略向西北倾斜。湘江、资水流经境内。港汊众多,湖沼布。主要湖泊有横岭湖、荷叶湖等。属北亚6*热带湿润气候。为省内商品粮生产和水产资源开发重点县。农产主要有稻、薯、棉花、油菜籽、苎麻和茶叶、湘莲,并盛产鲜鱼。工业有电机、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氮肥、饲料、陶瓷、毛笔、食品加工等。三塘酱藠、长康毛笔为传统名产。水运便利,湘江、资水河以及南洞庭湖为省内重要内河航道。益平、长湘公路通县内外。名胜古迹有湘阴文庙、岳州窑址和文星塔、乌龙塔、夏原吉墓等。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茨藜乡

即今四川沐川县西北金星乡 茨利坝。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茨黎乡在 “县东北二百二十里”。产铁,清乾隆间曾开采。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湘阴县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