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

历史地名

三合镇怎么写好看

三合镇怎么写好看

(1)在吉林省龙井市东南部,濒图们江。面积310平方千米。人口 5820,多朝鲜族。镇人民政府驻三合,人口930。1915年绥远堡所辖十二社合为三社,遂名三合。1949年为三合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产稻及苹果、梨。有畜牧业,“延边牛”有名。设有海关、边防站。为龙三公路终点。(2)在浙江省天台县东南部。面积59.7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务,人口6550。1950年为三合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8年置镇。旧时境内王、鲍、许三大族间多纠葛,后化干戈为玉帛,取名三合。产稻、柑橘、茶叶、兔毛等。有橡胶、建材、酿酒、化工、渔网等厂。为附近地区农副特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公路通县城。(3)在安徽省阳市颍州西南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蚂虾集。名蚂虾集。清末有个老人在此设茶棚,因他瘦小弓腰,绰号“蚂虾”,故名。1948年建三合乡,属程集区。1956年属王店区,1958年属程集公社。1961年成立三合公社,1969年并入城郊公社,1973年复置三合公社。1983年改三合乡。1992年并入程集镇。1996年隶属州区。1998年改置三合镇。为区内粮食产区之一,有肉类冷冻厂和山羊养殖场。(4)在湖北省应城市东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店,人口1170。传昔有三户在此开茶水店,故名。1949年为第三区。1955年分属城郊、杨河及郎君区。1958年为火箭公社,1959年改为三合公社。1984年复为区,同年改置镇。地处大洪山地,漳河、涢河流经镇境。主产稻、棉花、小麦,并产茶叶。有布机制造、煤球、粮食加工等厂。为市东部农贸集市。应三等公路经此。(5)在广东省台山市中北部。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圩,人口 2500。因那金、西华、黎洞三水在此合流,故名三合。明、清时属德行都。1935年属台山县第十三区,1945年属第七区。1957年初分属三合、那金、新安、温泉诸乡。1958年设三合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置镇。地处潭江流域丘陵区。主产稻,并产花生、蔗、茶叶、豆、薯类。林产以湿地松为主。有轧钢、铸造、塑料、服装、粮油加工、淀粉等厂。有公路接325国道并通台城。(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西部。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街,人口350。因由范、杨、李三家合建得名。原属北通公社,1984年析置三合乡,1993年置镇。产稻、甘蔗、香蕉、柑橙、荔枝、龙眼、黄榄等。有爆竹等厂。公路通博学及福旺。(7)在重庆市丰都县西部、长江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8.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庙坡,人口4520。相传有一怪石处在长江、仓鸾河、龙河交汇处而称“三合”。1949年前后为江南乡。1958年改上游公社,1961年改称江南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新建乡并入。1998年置三合镇,并为县治。产稻、玉米、小麦、花生、蚕茧、柑橘等。有建材、酿酒等厂。丰涪、丰石等公路经此。(8)在重庆市开县西部。面积69.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场,人口1040。清末建场,因三条溪河在此汇合得名。1930年置三合场乡。1935年为三合场联保。1940年更名三合乡。1958年并入中和公社,1961年析置三合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纳入白水乡,置三合镇。产稻、小麦、玉米、薯类及蚕茧、柑橘、油桐、甘蔗。有酿酒、建材、粮油加工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竹席驰名。开宣公路经此。(9)在重庆市璧山县南部。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场,人口1700。1935年大佛寺、二郎岗、新场三乡土地合并,名三合乡。1946年原三乡恢复,1950年又合并为三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主产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特产“云雾山绿茶”、“锦橙”、红橘、水蜜桃、西洋梨。有“水果之乡”美誉。工业有电力、采煤、天然气开采等。公路通丁家、马坊等。 (10)在四川省江油市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9.6万。镇人民政府驻太白路,人口4万。以境内地名三合场得名。1950年为三合乡,1958年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石岭乡并入,置三合镇。有水泥、农机、饮料、玻璃纤维等厂。宝成铁路和中雁、江梓公路经此。名胜有翠屏山。(11)在四川省简阳市东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人口3000。因清代王二姓在水磨河两源汇口处各建一场,北名三岔滩,南名三合场,故名。1949年为三合乡,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三合场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三合镇,塘坝乡并入。主产棉花、甘蔗、油菜籽、生猪、柑橘等,特产红花。有农机、石膏板、预制板、砖瓦、酿酒等厂。通公路。(12)在贵州省义县南部。面积227.7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街,人口6000。原名螺蛳堰,因村边堰得名。镇区原为三片,分别称云街、老街、桐梓市,后因镇区发展连成一片,1941年更名三合。1953年置镇,1958年废,1984年复置。1992年以三合、九屏、新站、金鸡坪、刀靶五乡镇合并置三合镇。产稻、小麦、玉米、蔬菜、花生等。有农机修理、酿酒、建筑、印刷等厂。附近多煤矿、白云石矿。为县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贵崇公路经此。(13)在贵州仁怀市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村,人口1760。清光绪年间始兴集市。1932年置营昌乡,1942年置三合乡。1953年分置三合、统一、人民、和建、两岔等乡,1958年撤乡建三合公社。1961年改置三合土、堰塘、两岔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合并建三合镇。产稻、高粱、小麦、玉米。矿产有煤、硫黄等。有酿造、水泥等厂。仁习公路经此。(14)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北部偏西、都柳江畔。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1.4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四街,人口 3340。因打箭河、大河、马场河在此汇合得名。原名三脚屯,水族称汉坝。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此设独山州同乾隆八年(1743年)改为三脚屯理苗州。1913年后为三合、三都县治。1941年置三合镇。1966年更名城关镇,1983年复名三合镇。1991年三合、尧麓、苗龙三乡并入三合镇。产稻、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矿产有锑、金、硫、铁等。有农机、酿酒、粮食加工、印刷、造纸、纺织等厂社。隆三、三荔、白三公路在此交会。都柳江可通航。(15)在甘肃省和政县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蒿支沟,人口2100。原为三合乡,属广通回族自治县所辖,1956年划归和政县。1958年与城关镇合并为城关公社。1961年析设三合公社,1983年改乡,2001年置镇。产蔬菜、林果。有畜牧业,并有建筑、果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业。兰郎公路经此。(16)在青海平安县中西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人口2370。原名高羌,1953年将其寨、高羌、寺台三乡合并设三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置镇。产春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籽、蔬菜、花椒等。有绒毛针织、碳化硅、鞭炮、地毯加工等厂。名胜古迹有冰岭药水台疗养院、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

词语分解

  • 三合的解释 1.谓阴气、阳气、天气相合。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杨士勋 疏:“阴能成物,阳能生物,天能养物,而总云生者,凡万物初生,必须三气合,四时和,然后得生。”楚辞·天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2.三次交合。神异经·中荒经:“西方深山有兽焉,面目手足毛色如猴,体大如驴,善缘高木,皆雌无雄,名绸,顺人三合而有子。”3.三度交锋;三个回合。史记·项羽本纪:“ 楚 挑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景州

①唐贞元二年 786 置,治所在弓高县今河北阜城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城、东光县地。长庆元年 821 废。二年复置,大和四年830 又废。景福元年 892 复置。五代梁移治东光县 即今县,后周显德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三合镇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