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历史地名

台北市怎么写好看

台北市怎么写好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北市。


在台湾省本岛北部。面积272.16平方千米。人口263.3万。是台湾省省会、第一大城市。辖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内湖、南港、木栅、景美、士林、北投等16区。市政府驻建成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氏治台后,属天兴县,后属天兴州。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郁永河至今士林、北投一带硫采矿业兴起,四十八年籍泉州人继而入垦大加蚋(今万华一带),经济日益繁荣。雍正元年(1723年)属淡水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八里坌(今淡水镇)都司营移驻艋舺(今台北市龙山区),至乾隆五十年升为县丞。光绪元年(1875年)设台北府,以淡水县为府治(今市境城中区)。台北之名始此,成为台湾北部政治中心。光绪十三年台湾建省,台湾巡抚驻此,进而为台湾全省政治中心。光绪二十一年日占后废台北府,改设台北县。此后行政建制变动频繁,至1920年后台北始为市,属台北州。1945年光复后设市,划辖域为10个区,后又划入北投、士林、内湖、南港、景美、木栅等六乡镇置为区,扩大为16个区。地处台北盆地东部,北部为大屯火山区,东、南为低山、丘陵环绕,淡水河流贯市境西部。属南亚6*热带湿润气候。农业除种植稻外,以蔬菜、瓜果、花卉等为大宗。城市的发展始于艋舺港口的开发。由于垦民与大陆来往频繁,贸易日盛,18世纪中叶淡水河边已有渡口街、水仙宫街、番薯市街等街道,被称为“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的台湾第三大城市。1945年光复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省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以电机及电器具制造为主,化学、化学制品、印刷等业也占重要地位。台湾纵贯铁路横贯本市,设有南港、松山、台北、万华四车站,并有支线西北关渡达淡水镇。高速公路横贯本市,设有内湖、圆山、台北三交流道。此外还有省道、县道、乡道构成高度公路网。境内松山机场辟有岛内航线。全省1/4大专院校集中于此,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兴大学、东吴大学、大同工学院等。名胜古迹有阳明山风景区、北投风景区、台北公园、木栅动物园、剑潭公园、双溪公园和龙山寺、霞海城隍庙、保安宫、孔子庙、指南宫、碧山寺、关渡宫等。

词语分解

  • 台北市的解释 台湾省省会。在台湾省本岛北部、纵贯铁路线上,淡水河与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汇流处。1945年设市。人口2654万**。工商业发达,与市郊卫星城镇为台湾省北部最大的工业集中区。名胜古迹有阳明山、北投温泉、龙山寺、圆山动物园、指南宫、台湾博物馆、中山博物院等。有台湾大学等高等学校。
  • 台北的解释 中国台湾省首府。位于台湾岛北端,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 233万。台湾省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 市的字典解释 市 shì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市

历史地名推荐:汉中市

在陕西省西南部。面积2.7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56平方千米。人口372.1万市辖区52.5万。辖汉台区及南郑、城固、留坝、洋县、佛坪、西乡、镇巴、宁强、勉县、略阳10县。市人民政府驻汉台区。西周为褒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台北市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