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历史地名

南山怎么写好看

南山怎么写好看

①在今河北霸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11霸州 “莫金山” 条: “南山在州东七十里。乔林修竹,周匝十数里,为州之胜。” 后为河水冲毁,成为平陆。

②即君山。又名荆南山。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兴县 “君山” 条: “北麓则曰南岳,吴皓封国山禅于此,取汉武移衡山于灊霍之义,谓之南岳山。” 为古阳羡产茶处。

③在今浙江义乌市东。《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南山 “在县东十五里。蟠折萦纡,广袤数里,上有平土可耕,人都居之”。

④在今浙江金华县南。《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府: 南山在 “府南四十里。高数千仞,周四百余里”。

⑤在今福建宁化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化县: “南山在县西南十里。三峰相连,其中一峰特起,为邑之望,流水环绕其下。”

⑥在今福建长汀县南。《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景物上》: 南山 “在州南一里,屹然如屏,其下坦夷,青葱可爱”。

⑦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鄱阳湖中。同治 《南昌府志》 卷2: 南山 “在 (新建) 县北二百里,在鄱阳湖中,与康郎山相对。有民家,地产橘”。清时有把总驻防。

⑧在今江西吉水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南山 “山阿有数石屹如人立,号石人峰”。《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南山 “在县北六十里。山甚高,下有深谷”。

⑨在今江西上犹县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上犹县: 南山“在县南二里。高耸插天”。

⑩在今江西修水县南城。《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南山“在宁县。隔溪跨桥穿石窦而入。悬崖峭壁,下瞰修水。有钓矶、玉溜石、积雪石。宋庭坚题字。赵崇和为宰日,创一翠亭,何异为记。山巅有冠云亭”。

(11)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北宋欧阳修 《雨后独行洛北》 诗: “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

(12)在今湖北蒲圻市南十里。《方舆纪要》 卷76蒲圻县: 南山在 “县南十里。顶方平,谓之太湖坪。其前一峰突出”。

(13)在今湖北房县南。《舆地纪胜》 卷86房州: 南山 “在房陵县南三里。 ��斋有 《房州遇敌奔入南山》 诗”。

(14)一名客山。在今湖南沅陵县南三里隔江。《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南山 “周十余里。西枕鸦溪,北瞰大江,萦纡峭拔,拱揖治。下有石矶,亦名南岸。岩前有箭潭,深不可测。相传马援投矢其中”。

(15)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81武冈州 “宝方山” 条下: 南山 “山半有泉,溉田千顷”。

(16)在今湖南华容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7华容县: 南山 “隔湖对峙,苍翠如屏”。

(17)在今广东英德市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95谓之南岩,曰: “在州南鸣絃峰之前,枕真水,石壁上有唐人元杰所刻 《涵晖谷铭》。” 《清一统志·韶州府》: 南山 “在州南二里。前枕真水。其背为鸣絃峰。相传虞舜南巡,抚琴于此,因名。峰下为涵晖谷,谷中有飞霞岭、晞阳岛、凌烟嶂、梦弼岩、风穴,潜灵、栖云、桃花三洞。山之阳为莲花峰”。山脚下北江沿岸山崖石刻甚多,有唐元和六年 (811)陇西李蕃撰 《南岩亭记》 和元和十一年 (816) 元杰的 《浈阳果业开东岭渊谷铭》等。最著名的石刻是北宋绍圣元年(1094) 苏东坡的 《南山》 题词和著名书画家米芾的题词。

(18)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之南山岭。《舆地纪胜》 卷127吉阳军: 南山 “在城 (今崖城镇) 西南一十里,枕海”。《方舆纪要》 卷105崖州: 南山在“州南十里。壁立枕海,为州屏障。石边一穴,出泉清冷,名万仞泉。元王士熙尝更名为鳌山”。

(19)在今广西宜州市南五里。《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 南山 “其山中有龙隐洞。其石龙亦与北山石龙气象无异,洞门有龙隐山神之祠”。《方舆纪要》 卷109宜山县: 南山 “岩洞轩敞如屋,洞中有石龙,鳞甲宛然,因名龙隐洞。山之左曰白云岩”。

(20)在今广西贵港市南。《舆地纪胜》 卷111贵州:南山 “在州南十里。群峰秀异,甲于一郡。山中石室有石笋、佛像,周回四门,殆非人力所及。相传葛仙翁于此炼丹”。

(21)在今四川大足县南。《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南山 “在大足县南五里。上有龙洞醮坛,旱祷辄应。淳化二年,供奉官卢斌平余贼任诱等,斌兵顾昌州南斗山。南山最高,望眼阔远。土人云: 他郡有警,则置烽火于此”。今存宋以来摩造像及碑记。

(22)亦名南屏山。在今四川万县市长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77万州: 南山 “即州之对山也。《图经》云: 面楫南山,背负都历是也”。《方舆纪要》 卷69万县 “都历山” 条下: “南山在县治南。下瞰大江。”下有岑公岩 (岑公洞)。

(23)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方舆纪要》卷74宁番军民指挥使: 南山在 “卫南五里。山势屹然南向。旧产白铜”。

(24)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螺髻山。《汉书· 地理志》 邛都县: “南山出铜。” 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邛都县 “南山出铜”。1976年曾在螺髻山东部河谷石嘉乡发现铜器窖藏,今仍有铜矿。

(25)即鹤鸣山。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二里。《资治通鉴》: 五代唐长兴元年 (930),董璋遣前陵州刺史王晖将兵三千会李肇等,“分屯剑州南山”。

(26)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154潼川府: 南山寺“南山长寿寺,在南山之阴。寺有蜕文冢碑及蜕三诗刻之石。有兜率阁,下瞰平川,一景最盛”。

(27)一名跨鳌山。在今四川南部县南一里。《明史·地理志》 南部县: “南有南山,一名跨鳌山。”

(28)即武东山。在今四川射洪县东七里。唐陈子昂世居之地。

(29)即今川、陕二省交界之大巴山。《三国志·书·鲁传》: 东汉建安二十年 (215),鲁为曹操所败,“乃奔南山入巴中”。即此。

(30)在今云南楚雄市。《方舆纪要》 卷116楚雄府楚雄县: 南山 “在府治南。旧名雁塔山,亦名金矿山。其麓有武祠,相传孔明会营于此”。

(31)又名终南山、中南山。即今陕西秦岭山脉。《诗经·小雅·节南山》: “节彼南山。” 《汉书·东方朔传》: “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 《资治通鉴》 卷7胡三省注: “关中有南山、北山: 自泉连延至嶻㠔、 九嵕为北山; 自终南、 太白连延至商岭为南山。”

(32)即今甘肃祁连山。《汉书·西域传》: “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即此。

(33)在今甘肃文县南。《方舆胜览》 卷70文州: 南山 “过桥而左,则为东墅。右则为南山”。

(34)在今青海共和县西青海湖南。《魏书· 吐谷浑传》: 北魏两路讨吐谷浑,“拾寅走南山,诸军济河追之……获驼马二十余万”。

(35)一名照碑山。藏族称作阿耶塞迈。在今青海乐都县南六十里。清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 5:南山 “冬夏秋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 ‘南山积雪’,为十二景之一也”。

(36)指今新疆南境之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汉书·西域传》: “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源: 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 中通西域之南道是“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


(1)古山名。(1)指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北宋欧阳修《雨后独行洛北》诗中“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之南山,即此。(2)即今陕西、重庆二省市交界处大巴山。东汉建安末年,张鲁为曹操战败,奔南山,入巴中,即此。(3)即今陕西省秦岭山脉。《诗·信南山》:“信彼南山”;《汉书·东方朔传》:“南山,天下之阻也,”皆指此。(4)即今新疆维6*吾尔自治区南境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甘肃省南界的祁连山。《汉书·西域传》:“南北有大山,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2)今山名。(1)在江苏省镇江市区南郊。由黄鹤山、磨笄山、黄山、砚山、九华山、小龙山、招隐山、观音山鸡笼山、回笼山、安其山等组成,海拔自30米南山185米。山谷之间,分布河渠水库,山水萦绕,景色优美。历代众多名人曾到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诗作名篇,著名的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天下贤才,包括《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在招隐寺增华阁编纂《昭明文选》;有北宋书画家米芾和其子米友仁“绘写南徐山”,自创“米派”、“米氏云山”书画派。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曾隐居招隐山,磨笄山为南朝宋武帝潜龙之地。(2)在福建省寿宁县东南。海拔 1254 米,为洞宫山脉东高峰之一,有“寿天一柱”之称。唐代福建第一个进士、诗人薛令之曾读书于此。山上龙岩寺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建。寺前有天池,寺后有“鲤鱼朝天”等奇石。寺周有摩崖石刻多处。还有金鸡山九处洞天、赤陵红军洞、紫云山五味岩、龟湖铁索桥等胜景。(3)在江西省都昌县城东南,与县城隔水相望。有野老岩、野老泉、繙经台、清隐禅院等胜景。山上有一高达百尺的峭壁陡岩。相传汉武帝南巡,见岩下住一老人品学非凡,欲封为官,老人坚辞不受。后人仰慕其德,命岩为“野老岩”。岩下一泓清泉,水清味甘,大旱不涸。有北宋诗人苏轼题刻“野老泉”三字。去野老泉不远,有一状如圆椅之巨石,取道而上,有古庙,原名清隐寺,始建于唐,明嘉靖年间重修,今保存尚好。苏轼等历代名士都在此留有题刻,惜今大多不存,仅有苏轼的《过都昌》:“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手迹尚保存在《晚香堂苏帖》中。登南山之巅,可览鄱阳湖之万顷碧波。黄庭坚在《清隐禅院记》中赞曰:“升南山而望之,如李成、范宽得意图画。”南山之巅,有革命烈士纪念亭。(4)在新疆维6*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郊。泛指北天山中喀拉乌成山北麓的广大山区。雪峰高耸,林木葱郁。自西向东平行分布有数十条大小沟谷,其中较著名的有东西白杨沟、后峡、甘沟、灯草沟、大西沟、庙儿沟、板房沟及菊花台等,飞瀑叠岩,清溪涓涓,青翠遍山,景色美妙。菊花台野花遍地,姹紫嫣红,另有一番情趣。为乌鲁木齐市郊旅游地。(5)即“南望山”。(6)即“终南山”。(3)村名。在海南省定安县北部。属定城镇。人口660。北宋熙宁年间莫姓由莫村迁此置居。从莫村往南望有一大片幽林山地而得名。产稻、甘薯。有土木工建筑业。莫绍德(清嘉庆六年中进士)、莫瑞堂(清代文豪之一)均出生在本村。莫瑞堂著有《文庙史典》、《乾坤清气集》、《书农总录》、《唐诗得趣》、《唐诗移情》等书。明万历年间由举人莫汝兴建的亚元坊,现保存完好。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张老埠集

一名张老人埠。即今河南固始县东南三十五里张老埠乡。明嘉靖固始县志卷3集市:“东有张老埠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南山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