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

历史地名

衡阳县怎么写好看

衡阳县怎么写好看

①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属衡阳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南。西晋改衡山县。

②隋改临烝县置,为衡州治。治所即今湖南衡阳市。《舆地纪胜》 卷55衡州: “ 《图经》 云,衡阳自隋始为州,以其居衡山之阳,故名。” 大业初为衡山郡治。唐武德四年 (621) 复名临烝县,开元二十年 (732) 又改衡阳县,为衡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衡阳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衡州治。元为衡州路治。明、清为衡州府治。1943年析置衡阳市。1952年迁治今衡阳县 (西渡镇)。


(1)古县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湘南县置,治今湖南省衡山县南。属衡阳郡。西晋惠帝改名衡山县。(2)今县名。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蒸水流域。属衡阳市。面积2502平方千米。人口111.8万。辖1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西渡镇。隋改临��县置,以在衡山之阳得名。《舆地纪胜》衡州:“衡阳自隋始为州,以其居衡山之阳,故名。”县治在今衡阳市区,曾为衡山郡和衡州治。唐为衡州治(曾为衡山郡治)。元为衡州路治。明、清为衡州府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析县境东南置清泉县,二县同城而治。1912年并县归府。1913年裁府置衡阳县。1914年为衡阳道治,1922年直属省。1943年析置衡阳市,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析清泉县地置衡南县,衡阳县人民政府由衡阳市区迁驻西渡镇;同年改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复属衡阳专区,1968年属衡阳地区,1983年属衡阳市。地处湘中丘陵中部。湘江流经东南边境,蒸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湘江。江河两岸多平原。属中亚6*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湘莲、棉花、薯、豆类。为全国粮食大县之一。盛产油茶,土特产有台源乌莲、洪市荸荠等。畜禽饲养业发达。矿产有沙金、瓷泥、煤、高岭土、石灰石、重晶石等。工业有水泥、化肥、机械、电子元件、玻璃、造纸、印刷、纺织、水电等。有107国道和衡邵公路干线,全县各乡通公路。古迹有王船山故居、王船山墓、道子坪东汉墓等。纪念地有夏明翰烈士故居。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

亦作覃。周代国名。在今山东济南城东七十五里。春秋: 庄公十年 前684,“齐师灭谭”,即此。水经·济水注 载: “谭,国也。齐桓之出过谭,谭不礼焉。鲁庄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灭之。” 古国名。春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衡阳县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