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堰镇

历史地名

三道堰镇怎么写好看

三道堰镇怎么写好看

即今四川郫县北十五里柏条河南岸三道堰镇。民国《郫县志》卷1:三道堰“在城北十五里,属芶村。此处有水路,上通崇宁万寿桥,下达成都省北门”。


四川省郫县北部。面积36.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道堰,人口1200。清初于柏条河筑堰渠,以地处第三道堰,故名。1949年为永定乡,1958年为红旗公社,1980年改名三道堰公社,1984年社改乡,1985年置镇。盛产韭菜、圆根萝卜。有尼龙、水电、水泥预制、酿造等业。成都市自来水公驻此。郫彭公路经此。有先秦古城遗址。

词语分解

  • 三道的解释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2.三路。北史·齐武成帝纪:“ 周 将 杨忠 ……等二十餘万人,自 恒州 分为三道,杀掠吏人。”3.指国体、人事、直言。汉书·晁错传:“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道:国体、人事、直
  • 镇的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疏山

“疏” 又作 “疎”。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北。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疎山 “在金溪县西北五十里。唐有何仙舟弃官隐居读书于此,因号书山。其书堂遗址尚存。中和中创为禅刹,额曰白云。南唐改为疎山”。清一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三道堰镇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