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讨副使

历史官职

招讨副使怎么写好看

招讨副使怎么写好看

官名。见“招讨使司”。

词语分解

  • 招讨的解释 1.招抚征讨。新五代史·唐臣传·西方邺:“ 荆南 高季兴 叛, 明宗 遣 襄州 节度使 刘训 等招讨,而以 东川 董璋 为西南面招讨使。”2.比喻魁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秀才家那箇不风魔,大抵这箇酸丁忒劣角,风魔中占得箇招讨。”
  • 副使的解释 1.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 、 壶充国 、 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清史稿·职官志六:“ 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 ,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 ,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2.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

历史官职推荐:十五道

清朝都察院按省区划分的十五个监察机构之总称。即京畿道、河南道、江南道、浙江道、山西道、山东道、陕西道、湖广道、江西道、福建道、四川道、广东道、广西道、云南道、贵州道。初制,仅河南、江南、浙江、山东、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招讨副使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