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和吐蕃使

历史官职

使职名。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以郭子仪充河北道宁、泾原河西以来通和吐蕃使,以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充南道通和吐蕃使,以通和缓解吐蕃对唐用兵。

词语分解

  • 通和的解释 1.互相往来和好。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纳款通和,布德脩礼。” 宋 叶适 廷对:“天下大事,不容苟简;岂可不出於用兵则出於通和哉?” 清 郭凤喈 鸱上屋谣:“昨日通和使者来,官军取给牛羊鷄。”2.通畅缓和。淮南子·墬形训:“ 汾水 濛浊而宜麻, 泲水 通和而宜麦。”3.开朗平和。南史·刘孺传:“及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 唐 元结 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

历史官职推荐:诸部护军

官名。三国魏始置,其职为管理内附的少数民族。其名号见于通典·职官十八“魏官品”条,有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与诸护军。十六国时代西北诸国及北魏前期盛设护军,以统治既非本族又非汉人的地区。如八琼室金石补正卷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通和吐蕃使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