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怎么写好看

安史之乱怎么写好看

唐代中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天宝年间,政治日趋腐败,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恶性膨胀。李林甫为相,为防止其他汉人入相,兵权委以蕃将,安禄山得以任平卢(治今辽宁朝阳),范阳(治今北京),河东(治今山西太西南晋源镇)三镇节度使,成为一个握有重兵的边帅。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奉兵入朝讨杨国忠之名,起兵范阳,发动叛乱,率范阳、平卢两镇兵及罗、奚、丹、室韦共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人,进军南下。沿途州县官吏或开门出迎,或弃城逃避。叛军在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过黄河,攻下留(今河南开封)、荥阳(今河南郑州),又破东都洛阳。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国号燕,建元圣武。然后率兵西指,在潼关受到阻击。唐将哥舒翰率临时凑集的十多万军队,出潼关以取洛阳,在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中叛军埋伏,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叛军乘势入潼关,陷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玄宗率杨国忠等随从仓惶西逃,越秦岭而入巴。河北诸、河南大部均被叛军所占。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青铜峡北)继位,尊玄宗为太上皇,组织唐军抵抗,叛军遂不得西进。至德二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借得回纥兵,乘机反6*攻。九月,郭子仪等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败退城(今河南安阳)。时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占据魏州(今河北大名),与安庆绪遥相呼应。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围攻邺城。史思明率军南下增援。六十万唐军由于指挥不灵,一触即溃。史思明杀安庆绪,留其子史朝邺,自回范阳,称大燕皇帝。同年九月,史思明率军南下,陷汴州,克洛阳,中原又入叛军之手。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 自称皇帝,叛军内讧,力量削弱。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代宗继位,唐再借回纥兵,以雍王李适为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率军攻史朝义。唐军连战连捷,收复东京洛阳及、汴等州,进逼河北。史朝义部诸节度使投降唐军。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史朝义逃归范阳,不得入城,自知穷途末路,遂自缢于山林之中。安史叛乱始平。自天宝十四年至广德元年初,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波及中原广大地区,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重大损失,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唐朝亦由盛而衰,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词语分解

  • 安史的解释 唐 安禄山 、 史思明 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宣宗:“ 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乱, 淄青 乱…… 泽潞 乱,而 唐 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 乱的解释 乱 (亂) luàn 没有秩序:乱套

历史事件推荐:元祐更化

北宋哲宗元祐公元1086年—1094年年间废罢熙、丰时新法的事件。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死,哲宗年幼继位,宣仁太后高氏摄政,陆续任用司马光、范纯仁、吕大防、文彦博等反对王安石新法的一派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安史之乱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事件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