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长制

历史事件

粮长制怎么写好看

粮长制怎么写好看

明代为保证政府税收而实行的一项措施。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政府规定,每纳粮一万石为一粮区,由地方官选任田多的地主为粮长,正副各一人,负责征收该区税粮,每年七月督运到京。凡按时运粮到南京的粮长,明太祖都亲自召见,并量才录用,授以官职。嘉靖时,每区粮长多至十人以上。他们勾结官吏、里长,敲榨勒索,中产之家多遭破产。粮长制一般推行于税额较多的地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边远省区,不设粮长。一条鞭法实行后,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粮长制废除。

词语分解

  • 粮长的解释 明 清 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乡亭之职:“ 明 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餘万石,运粮至京。”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
  • 制的字典解释 制 (⑦製) zhì 规定:因地制宜

历史事件推荐:勃极烈制

金建国后,对原来氏族制时期之贵族议事制度进行改革。太祖阿骨打由都勃极烈诸部长改称皇帝。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七月起,又逐步改造都勃堇、勃堇、国相制度,创立勃极烈制,陆续设置谙班大勃极烈、国论忽鲁诸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粮长制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事件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