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绶

历史知识

黄绶怎么写好看

黄绶怎么写好看

即系印的丝组。黄绶指汉代官印的色绶带,亦用作低级官吏代称。西汉秩比二百石以上至五百石官吏,如小县长,小国相县丞、尉等皆授铜印黄绶。成帝绥和元年(前8),长、相一度改为黑绶。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故。东汉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亦用黄绶。

词语分解

  • 黄绶的解释 1.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 唐 刘长卿 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2.借指官吏或官位。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綬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
  • 黄的字典解释 黄 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
  • 绶的字典解释 绶 (綬) shòu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

历史知识推荐:光宣佥载

书名。近人魏元旷撰。一卷。记光绪、宣统两朝人物轶事。为潜园第二十种。有1926年万载辛轩述刊本,亦收入魏氏全书潜园杂编。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黄绶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