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套八大渠

历史知识

后(後)

清代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与乌加河之间的八条大型引灌渠。自西而东是:缠金渠(后改名永济渠),道光五年(1825)建,渠长一百六十里,有六大支渠,平水年可灌田三千顷;刚目渠(后改名刚济渠),咸丰年间建,渠长一百三十里,有十余条支渠,可灌田三百顷;丰济渠(名中和渠)可灌田一千顷,沙河渠(又名永和渠)可灌田六百顷,义和渠可灌田一千顷,以上三渠均为光绪年间王同春等人所建,各长近百里;通济渠(原名老郭渠),同治八年(1869)郭敏修等人所建,渠长一百一十里,支渠一百四十二条,可灌田五百顷;长济渠(原名长胜渠),咸丰七年(1857)应奎等人建,渠长一百三十里,支渠二十余条,可灌田八百顷;塔布渠长九十七里,有支渠二十余条,可灌田五百顷,系道光三十年黄河洪水冲决后,略加修整成渠。八大渠最初均为私人所开,光绪二十九年(1903)收归公有,统一管理。民国时由于管理不善,灌溉面积缩减。

词语分解

  • 大渠的解释 渠帅,首领。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威 因奏大渠死,擅纵麾下兵还 青州 ,羣臣皆入贺。”

历史知识推荐:画旨

见“录白”。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后套八大渠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