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山

历史知识

仇池山怎么写好看

仇池山怎么写好看

以山上有仇池得名。在今西和县西南洛峪。其地四面陡绝,形如覆壶,羊肠蟠道,三十六回。上丰水泉,有平地百顷,煮土成盐,故又称为百顷山。《水经注》称为“瞿堆”(参见《宋书·氐胡传》及《水经·漾水注》)。东汉末氐族杨驹徙居于此,其后渐盛,世有其地,东晋十六国时乃自称王。

词语分解

  • 仇池的解释 山名。在 甘肃省 成县 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后汉书·西南夷传·白马氐:“居於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顷,四面斗絶。”宋书·氐胡传:“ 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一:“万古 仇池 穴,潜通小有天。” 宋 苏轼 和桃花源诗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钦臣 仲至 ,谓余曰:吾尝奉使过 仇池 ,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知识推荐:札萨克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意为“藩封掌印”,即“一旗之长”。清制,外藩蒙古及哈密、吐鲁番回部每旗一人,由理藩院于每旗之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贵族内拣选请旨充任,掌一旗之政令,仍受理藩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仇池山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