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子孙俱宦达,三山山水亦聪明

苏泂寿陆放翁三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泂的《寿陆放翁三首》

全文:
花间乳鹿笑相迎,拄杖穿花导鹿行。
六子子孙俱宦达,三山山水亦聪明
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
带得门人也仙骨,年年来此贺长生。

苏泂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六子

谓《易》八卦中的震、巽、坎、离、艮、兑。此六卦皆由构成乾卦的阳爻和构成坤卦的阴爻组成,故称。《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靁风不相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颜师古 注:“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故云六子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乾坤有六子,支干有刚柔,统以阴阳,错以五行,故吉凶可得,而时日是其所由,故古人顺之。” 宋 李纲 《雷阳与吴元中书》:“散《易》之体,则乾得其健,坤得其顺,六子得其动止。”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宦达

官位显达,仕途亨通。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且臣少事伪朝,歷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诗:“安稳 高詹事 ,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疎。” 元 范梈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诗:“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 明 王世贞 《雨后与孙兆孺小坐》诗:“宦达何知味?年衰始问身。” 清 恽敬 《南华九老会诗谱序》:“士当年少气壮,束修自进,曰:‘吾将以为天下也。’一旦宦达矣,名溢於朝,禄丰於室,又相率引去以为高。”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聪明

(1)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聪明人

(2) 听觉和视觉灵敏

耳目聪明

苏泂名句,寿陆放翁三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