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警发铿鍧,邪思戢毫忽

刘子翚吕居仁惠建昌纸被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子翚的《吕居仁惠建昌纸被》

全文:
寒声晚移林,残腊无几日。
高人拥楮眠,脔卷意自适。
素风含混沌,春煦回呼吸。
余温偶见分,来自芝兰室。
乍舒魄流辉,忽卷潮无迹。
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
尝闻旴江藤,苍崖走虬屈。
斩之霜露秋,沤以沧浪色。
粉身从澼絖,蜕骨齐丽密。
乃知莹然姿,故自惭陶出。
治物犹贵精,治心岂宜逸。
平生感交游,耳剽非无得。
精神随事分,内省殊未力。
寸阴捐已多,老矣将何及。
自从得此衾,梦觉常惕惕。
清如夷齐邻,粹若渊骞觌。
独警发铿鍧,邪思戢毫忽
勿谓绝知闻,虚闱百灵集。
鼎鬴或存戒,韦弦亦规失。
则知君子所,惠以励蒙塞。

刘子翚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警发

(1).警拔;机警出众。《陈书·周弘正传》:“ 捨 每与谈论,輒异之,曰:‘观汝精神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北齐书·段荣传》:“ 荣 第二子 孝言 ,少警发有风仪。”《隋书·侯莫陈颖传》:“ 颖 少有器量,风神警发,为时辈所推。”

(2).警醒启发。 宋 苏轼 《答张文潜书》:“作《黄楼赋》乃稍自振厉,若欲以警发憒憒者,而或者便谓僕代作,此尤可笑。” 明 邹缉 《蓝溪书屋记》:“故因 俊民 之求予之文,而并书以记之,俾夫来者之或有所警发於斯焉。” 清 曾国藩 《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君之学,详於治经,尤嗜《易》、《春秋》……亦颇参阴德感应之説,警发愚蒙。”

铿鍧

(1).形容声音洪亮。《文选·班固<东都赋>》:“钟鼓鏗鍧,管弦燁煜。” 李周翰 注:“鏗鍧,声也。” 唐 白行简 《三梦记》:“羣女旋进,金石丝竹鏗鍧,震响中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入一门,黑暗漫无所睹,但闻传响鏗鍧,比明处更宏远。” 清 缪锺渭 《纪大东沟战事吊邓总兵世昌》诗:“两军鏖战洪涛中,雷霆鏗鍧天异色。”

(2).形容文词铿锵有力。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兄 勔 及 剧 ,磊落词韵,鏗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 宋 刘克庄 《<辛稼轩集>序》:“公所作大声鏜鎝,小声鏗鍧,横絶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清 宋荦 《漫堂论诗》:“独 唐 人诸体咸备,鏗鍧轩昂,为风雅极致。”

邪思

犹邪念。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

毫忽

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水浒传》第一○三回:“及至过了十日,将簿呈递禀支价银,那里有毫忽儿发出来。”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驼》诗:“翩然驀过驼背来,不著驼毛一毫忽。” 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我心灵的影和响,或者在宇宙间偶然留纤微毫忽的痕迹呵!”

刘子翚名句,吕居仁惠建昌纸被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