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

皮日休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全文:
十载江湖尽是闲,客儿诗句满人间。
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
应带瓦花经汴水,更携云实出包山。
太微宫里环冈树,无限瑶枝待尔攀。

皮日休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皮日休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书法作品欣赏
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郡侯

(1).爵名。 晋武帝 封 羊祜 为 南城侯 ,置相,与郡公同,为郡侯之始。历代因之。 金 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 元 与 金 同, 明 以后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三》。

(2).一郡之长,知府。 闽 徐夤 《寄僧寓题》诗:“安眠静笑思何报,日夜焚修祝郡侯。”

闻誉

听到美名。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

语本《孟子·告子上》:“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后因以“闻誉”指到处皆知的好名声。 明 宋濂 《送吕仲善使北平采史序》:“ 仲善 姓 吕 氏, 章贡 人。有学有文,其闻誉盖翕然云。” 清 刘大櫆 《郑节母传》:“家虽贫而闻誉流于乡族。”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其必不欲循例奉公,碌碌苟且,蹈巧宦之陋习,损海外之闻誉。”

乡老

(1).《周礼》官名。地官之属。掌六乡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 郑玄 注:“老,敬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为民,是以属之乡焉。”一说,乡老为致仕之尊官,或乡党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无职掌,其人亦不必备。参阅 清 李惇 《群经识小·乡老乡大夫》。

(2).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 唐 卢纶 《送菊潭王明府》诗:“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清平山堂话本·羊角哀死战荆轲》:“设祭於享堂,哭泣甚哀,乡老、从人无不下泪。” 清 马建忠 《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课书》:“罪名定於乡老,酷吏无所舞其文。”

知名

(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放还

释放回家。《周书·明帝纪》:“及诸村民一家有犯,乃及数家而被远配者,并宜放还。”《水浒传》第四七回:“二位放心,我这封亲笔书去,少刻定当放还。” 茅盾 《子夜》十四:“小姊妹!他们捉了我们五六个人!他们不放还,我们拚性命。”

皮日休名句,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