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早知拒守,退俟熊罴群

乾隆双义诗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双义诗》

全文:
双忠昔集事,双烈能忘身。
兹作双义诗,其故得细陈。
曰纳木扎尔,曾赞北路军。
奋勇剪逆贼,封伯酬其勋。
副都统三泰,英气颇超人。
均御前侍卫,素悉厥忠纯。
兆惠富德辈,从戎久效勤。
欲代俾将母,二臣被选抡。
去岁黑水役,固守遣索伦。
致信爱隆阿,权退催后援。
可支百日间,速进莫逡巡。
将军及参赞,轻进徒俱焚。
当待师并来,何虑狂狙狺。
尔时二臣者,驰驿往军门。
过爱隆阿营,却近黑水滨。
所遣人未遇,炮声前忽闻。
知贼与我战,闻战耻退奔。
徒携百馀骑,赴义命同捐。
凶信驿递来,痛泪伤心魂。
使早知拒守,退俟熊罴群
同进可树功,何致均沉沦。
即先至一日,合兆惠军屯。
亦可旋今岁,奚烦以身殉。
不前复不后,此实若有神。
富德自和阗,重至黑水津。
叶尔奇木降,诸事粗处分。
痛念我将士,沙场化为燐。
黄头虽不备,掩髂权为坟。
猿鹤昔属幻,邱陇今可循。
因以此事奏,西望挥泪频。
丰碑旌墓门,千秋西海垠。
捐躯固臣节,在尔非所论。
在予则何忍,此恨终当伸。
夷考六人迹,事异心同均。
与国休戚共,宁止曰荩臣。
史笔多讹传,永言传其真。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拒守

据险坚守。《六韬·军用》:“羣寇飞鉤……以投其众,三军拒守。”《后汉书·南匈奴传》:“巨将餘兵万人屯 五原 、 朔方 塞,以为拒守。”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会转运使 王罕 巡行他州,闻贼至,亟还入 广州城 ,悉力拒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

熊罴

(1).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元 朱守谅 《秋夜偶成》诗:“暂止熊羆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 金 人十万师。”

(2).指生男之兆。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应羣下之心,莫不悒戚。” 唐 李群玉 《哭小女痴儿》诗:“平生未省梦熊羆,稚女如花坠晓枝。”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更须夸兰玉祥开,何必虑熊羆占缓。”

(3).指帝王得贤辅。典出《史记·齐太公世家》:“ 西伯 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於是 周 西伯 猎,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阳,与语大説……载与俱归,立为师。” 西伯 ,指 周文王 。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 燕王 买骏骨, 渭老 得熊羆。”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檝 商巖 命,熊羆 渭水 占。”

(4).比喻贪残的人。《楚辞·刘向<九叹·愍命>》:“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羆羣而逸囿。” 王逸 注:“熊羆,猛兽,以喻贪残也。”

乾隆名句,双义诗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