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布西南霔霶霈,雨连高下势飘萧

乾隆雨(闰六月十九日)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雨(闰六月十九日)》

全文:
刚喜京中沾四寸,却愁塞外隔三朝。
讶同俗谚心诚急,切感神庥泽赐饶。
云布西南霔霶霈,雨连高下势飘萧
立时深透驱炎暑,弥励冰兢戒满骄。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云布

(1).云气布散。《晋书·卫恒传》:“焕若星陈,鬱若云布。”《晋书·食货志》:“荷鍤赢粮,有同云布。”《云笈七籤》卷一一九:“俄而风起云布,微雨已至。”

(2).形容众多,到处都是。《文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吕延济 注:“星罗云布,言众也。” 唐 于季子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九旗云布临 嵩室 ,万骑星陈集 潁川 。”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开南轩,奇峯云布。”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霶霈

(1).大雨。 汉 焦赣 《易林·巽之离》:“隐隐大雷,霶霈为雨。”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启》:“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霈之所至哉!” 清 曹寅 《望雨谣》:“幽天赫赫势霶霈,雷公振鐸驱山碎。”

(2).比喻盛大;盛多。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天旋物顺动,德布泽霶霈。”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坐未久,书生杀驴拔蒜备饌,酒肉霶霈,上顾而奇之。”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有时肆颠狂,醉墨洒霶霈。”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飘萧

(1).鬓发稀疏貌。 唐 杜甫 《义鹘行》:“飘萧觉素髮,凛欲衝儒冠。”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素髮飘萧,朱颜委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鬢飘萧未遇。”

(2).零落飘坠貌。 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金 元好问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诗:“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3).飞扬貌。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宋 苏辙 《巫山庙》诗:“採兰为飱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 清 黄景仁 《发一宿庵》诗:“飘萧洞气成飞雨,冥漠丹根护紫泥。”

(4).飘逸潇洒。 唐 白居易 《筝》诗:“云髻飘萧緑,花颜旖旎红。”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神清骨秀气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了梦》:“看他鬚眉巾带恁飘萧,怎不向花前写个神仙照!”

(5).状风声。 唐 元稹 《书异》诗:“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 元 萨都剌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之一:“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 王统照 《沉船》:“四周的树木迎着飘萧的凉风,都在同他们快摇落的叶儿私语。”

乾隆名句,雨(闰六月十九日)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