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拟古诗二十首·其五·拟西北有高楼》
全文:
高楼一何迥,西北来天风。
绮疏张四面,云甍飞三重。
其上何所置,笙歌罗绮丛。
中有窈窕人,含悲独无悰。
毋乃卖饼妻,离弦感曲衷。
一弹怀菤葹,三叹置丝桐。
仰望层云间,愧彼双飞鸿。
参考注释
菤葹
草名。即卷施。相传此草拔心不死。 南朝 梁 王僧孺 《赠顾仓曹》诗:“臂如菤葹草,心谢叶空存。”参见“ 卷施 ”。
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丝桐
(1).指琴。古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故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间?” 汉 王粲 《七哀诗》:“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唐 高适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丝桐徐奏,林木更爽。” 明 高濂 《玉簪记·琴挑》:“夜色新凉,故尔操弄丝桐,少寄岑寂。”
(2).指乐曲。 宋 贺铸 《罗敷歌》词之四:“自怜 楚 客悲秋思,难写丝桐,目断书鸿,平淡江山落照中。”
乾隆名句,拟古诗二十首·其五·拟西北有高楼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