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而死,无愧委质

靖康小雅提举京城四壁守御刘公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靖康小雅的《提举京城四壁守御刘公》

全文:
有赫刘公,心在王室。
气吞强敌,忠贯日月。
九鼎既沦,四溟荡潏。
公如山岳,万仞屹屹。
富贵莫诱,威武莫屈。
仗节而死,无愧委质

靖康小雅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靖康小雅仗节而死,无愧委质书法作品欣赏
仗节而死,无愧委质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仗节

(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汉书·叙传下》:“ 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 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

(2).坚守节操。《后汉书·吴汉传》:“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 宗旦 乃独不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

无愧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委质

亦作“ 委挚 ”。亦作“ 委贄 ”。1.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 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 汉 班固 《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

(2).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 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杜预 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孔颖达 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3).引申为臣服、归附。 晋 陆云 《盛德颂》:“ 越裳 委贄, 肃慎 来王。”《魏书·张袞传》:“昔 酈生 一説, 田横 委质; 鲁连 飞书, 聊 将授首。”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钱俶 在本国岁修职贡无闕,今又委质来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 明 张煌言 《子房报韩论》:“观史载 汉王 归国, 子房 送之 南郑 。辞归,劝以烧絶栈道。此时虽为画策,尚未委贄於 汉 也。”

(4).送上礼物,拜人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乃今而后知先生为当世之仙人也,愿委贄为弟子。”

(5).弃身;置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 。” 唐 白居易 《感鹤》诗:“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靖康小雅名句,提举京城四壁守御刘公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