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函金匮前朝制,殷鉴兢兢念在兹

乾隆恭瞻皇史宬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瞻皇史宬》

全文:
五代神谟秘典垂,崇宬扃钥壮鸿规。
兰台令史无惭笔,纶阁元臣有职司。
百世聪听钦宝训,万年永茂衍宗枝。
瑶函金匮前朝制,殷鉴兢兢念在兹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瑶函

(1).玉制的书套。佛家、道家用以贮藏经文、符箓。 唐 李峤 《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瑶函玉检,答宇宙之隆平;寳网珠幢,迎天人之胜福。”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瑶函真跡在,妖魅敢扬威。”

(2).泛指珍贵的典籍。

(3).指帝王的诏令。 明 何景明 《胡户部父母同受封命》诗:“紫誥开天府,瑶函照 楚 乡。”

(4).对他人书信的美称。 唐 黄滔 《薛舍人启》:“金口开时,讲贯则处其异等;瑶函发处,推扬则寘彼极言。” 明 袁中道 《寄周仪曹野王书》:“壬子岁,曾得瑶函并柄头诗,甚佳。”

金匮

亦作“ 金柜 ”。亦作“ 金鐀 ”。1.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 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2).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颜师古 注:“金匱,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

(3).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李善长 、 宋濂 、 王褘 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匱,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謫焉。”

(4).比喻博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匱之才,歷 石渠 之选。”

(5).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 马总 《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匱以别贫富贵贱。”

前朝

以前。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元 王祯 《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启 《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

(1).过去的朝代。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 。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怀》诗:“年来莫问前朝事,曾否当筵借箸筹。”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国。”

(3).前殿,正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

殷鉴

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

殷鉴不远,在 夏后之世。——《诗·大雅·荡》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刘威《三闾大夫》

可资殷鉴

兢兢

(1).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 传:“兢兢,戒也。”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

(2).恐惧貌。《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毛 传:“兢兢,恐也。”

(3).强壮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传:“矜矜兢兢,以言坚彊也。”

(4).精勤貌。 唐 康骈 《剧谈录·元相国谒李贺》:“ 唐 人最拈弄小説…… 李文饶 、 刘宾客 尤兢兢耳。” 郭沫若 《月蚀》:“好在我并不想去作博士论文,我也不必兢兢于去求出甚么实证。”

(5).战栗貌。 唐 韩愈 《南山诗》:“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乾隆名句,恭瞻皇史宬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