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应羡仙郎驾,引凤同栖玉女台

李上馨送谢见齐同年奉命归娶·其二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上馨的《送谢见齐同年奉命归娶·其二》

全文:
仙舟远向蓟门开,兄弟风尘尔又回。
紫气独悬关外满,浮云偏逐梦中来。
乘龙应羡仙郎驾,引凤同栖玉女台
分手各天遥记忆,莫令春雁阻书裁。

李上馨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乘龙

(1).比喻趁时而动。《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王弼 注:“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六龙指乾卦六阳爻。《南齐书·芮芮虏传》:“陛下承乾启之机,因乘龙之运,计应符革祚,久已践极,荒裔倾戴,莫不引领。”

(2).乘坐龙车。《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

(3).骑龙。《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 唐 韩愈 《华山女》诗:“ 玉皇 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龙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罢一封书,尽与苍生除祸瘴。”

(4).《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唐 杜牧 《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昼日乘龙上天,诚得其药,可如 黄帝 。”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 安期 与 羡门 ,乘龙安在哉!”

(5).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

(6).比喻得佳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 孙儁 字 文英 ,与 李元礼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时人谓 桓叔元 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唐 杜甫 《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龙。夜夜孤鸿,活害杀俺翠娟娟雏凤。”

四条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 河 汉 各二,各有雌雄。” 杜预 注:“合为四。”

仙郎

亦作“僊郎”。1.年轻的男仙人。 唐 戴叔伦 《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2).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五代 和凝 《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娇。”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閒。”《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3). 唐 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唐 綦毋潜 《题沉东美员外山池》诗:“仙郎偏好道,凿沼象 瀛洲 。”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前蜀 韦庄 《漳亭驿小樱桃》诗:“当秊此树正华开,五马僊郎载酒来。”僊,一本作“ 仙 ”。参见“ 仙臺 ”。

同栖

亦作“ 同栖 ”。1.一同栖息。 唐 钱起 《山下别杜少府》诗:“情人那忍别,宿鸟尚同栖。”

(2).一同住宿。亦指同住者。 南朝 宋 吴迈远 《长相思》诗:“时我有同栖,结宦游 邯郸 。” 清 李渔 《巧团圆·议赘》:“况伊行,少室无家,赘将来,恰好同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旭升 与姑﹞一日同栖古庙,夜闻殿上厉声曰:‘尔何不避孝妇,使受阴气发寒热?’”

见“ 同栖 ”。

玉女台

山名。位于 嵩山 。 明 毛晋 《五色线》卷下:“《嵩山记》: 玉女三臺山 ,昔 汉武帝 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因往观之,遂以名山。山与 嵩高 连亘。”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宫门草, 玉女臺 荒洞口沙。”

李上馨名句,送谢见齐同年奉命归娶·其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