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偏救弊赖无隐,博施膏泽何稽时,临堤东望增吁嘻

乾隆阅豆班集堤工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阅豆班集堤工》

全文:
中河之水来青齐,漕储浮送输京师。
春常苦弱夏苦壮,节宣有道贵合宜。
去岁霖雨成异涨,六塘达海疏泄迟。
河臣束手窘无策,遂致蚁穴穿长堤。
哀哉吾民罹水患,庐舍漂荡田淤泥。
蠲租赈粟纵不惜,岂如乐业免溺饥。
茭楗并力亟堵筑,宣房速就颇得之。
设堤本以禦民患,不免冲决患益滋。
补偏救弊赖无隐,博施膏泽何稽时,临堤东望增吁嘻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补偏救弊

弥补偏差,救治弊病。偏:偏差,不正确;弊:毛病,害处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汉书·董仲舒传》

无隐

(1).没有隐瞒或掩饰。《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 晋 僧朗 《答晋主昌明书》:“夫至人无隐,德生为圣。” 宋 徐铉 《送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诗:“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王云锦》:“上问其元日何事,具以实对。上嘉其无隐。”

(2).没有隐士。《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扬雄 《连珠》:“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是以巖穴无隐,而侧陋章显也。”

(3).没有隐蔽,完全显露。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循吏》:“海边有 越王石 ,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 往观试,清彻无隐。”

博施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礼记·祭义》:“博施备物,可谓不匱矣。”《旧唐书·代宗纪》:“故爱人之礼,先以博施;富国之源,必均节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蒙君博施,今以功德消罪。”

膏泽

(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吁嘻

感叹。 宋 欧阳修 《获麟赠姚闢先辈》诗:“戒我以勉子,临文但吁嘻。”

乾隆名句,阅豆班集堤工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