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

刘辰翁摸鱼儿(甲午送春)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辰翁的《摸鱼儿(甲午送春)》

全文: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
清羸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
春怜我。
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
已无可奈。
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
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
问公一醉能颇。
锺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
休阿那。
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
老夫婆娑。
问篱下闲花,残红有在,容我更簪朵。

刘辰翁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阿那

(1).柔弱貌;柔美貌。阿,通“ 婀 ”。《文选·张衡<南都赋>》:“阿那蓊茸,风靡云披。” 李善 注:“阿那,柔弱之貌。”一本作“ 阿郍 ”。 明 徐渭 《题<折花美人图>》诗:“高髻阿那长袖垂,玉釵彷彿挂罗衣。”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身娇阿那,非关 石尉 之珠;颊薄分明,略比 萧宫 之醉。”

(2).舒徐貌。阿,通“ 婀 ”。《文选·王褒<洞箫赋>》:“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也。” 李善 注:“阿那腲腇,舒迟貌。”

(3).茂盛貌。阿,通“ 婀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鯈於南北,兰芝阿那於东西。” 张载 注:“黝鯈、阿那,皆茂盛之貌。” 三国 魏 曹植 《社颂》:“灵稼阿那,一禾千茎。”

(4). 唐 代乐曲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阿那纥那曲名》:“ 李郢 《上元日寄胡杭二从事》诗曰:‘恋别山登忆水登,山光水焰百千层。 谢公 留赏 山公 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刘禹锡 《夔州竹枝词》云:‘ 楚 水 巴山 烟雨多, 巴 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紇那》披緑萝。’《阿那》、《紇那》,皆当时曲名。 李郢 诗言变梵唄为艷歌, 刘禹锡 诗言翻南调为北曲也。‘阿那’皆叶上声,‘紇那’皆叶平声,此又随方音而转也。”

指示代词。犹那,那个。 唐 李白 《相逢行》:“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宋 杨万里 《过南荡》诗:“垂杨一径深深去,阿那人家住得奇!” 周汝昌 注:“阿那,阿读入声如‘屋’,发语词,无义。阿那,亦作‘兀那’, 元 曲中多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九》:“﹝阿那﹞ 李白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阿那,犹言若个也。”

鲜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 ,见《周书·杨宽传》。

荒荒

(1).惊扰貌。荒,通“ 慌 ”。《宣和遗事》前集:“当初只为 五代 时分,天下荒荒离乱,朝属 梁 而暮属 晋 ,干戈不息。”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天下荒荒,恰 周 秦 早属了 刘 项 ,分君臣先到 咸阳 。”

(2).指匆忙,仓促。《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却説 刘本道 沿着江岸,荒荒走去,从三更起,仿佛至五更,走得腿脚酸疼。”

(3).萧条;冷落。 明 方孝孺 《祭童伯礼》:“荒荒我里,士习日陋。谁能易之?力不能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樵人﹞舁归其家。至则门洞敞,家荒荒如败寺。”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倏倏两世,荒荒一丘。”

(1).黯淡迷茫貌。 唐 杜甫 《漫成》诗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赵小哥》:“﹝ 赵小哥 ﹞状貌短小,目视荒荒,有白膜蒙其上。” 清 黄景仁 《水调歌头·岳阳楼》词:“一曲 湘 灵鼓罢,再听 汜 人歌尽,天老月荒荒。”

(2).犹昏昏。形神困乏貌。 明 陈子龙 《寄赠密之》诗:“春后荒荒病,归来渺渺伤。”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刘辰翁名句,摸鱼儿(甲午送春)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