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岳珂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岳珂的《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全文:
鸿荒有开,昉颉鸟迹。
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
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
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
劂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万是肆笔。
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
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
笔墨之余,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
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春朝鸣珂,秋塞沈柝。
一视之仁,昭此圣学。
海岳八极,羲娥九霄。
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岳珂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岳珂字学之兴,亦既象物书法作品欣赏
字学之兴,亦既象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字学

(1).小学,文字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故《説文》至今为字学之宗。”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客有以此两字遍諮字学之众,实无有识者。”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晋 宋 人书法妙絶,未必尽晓字学……又 韩择木 八分以擅名,谓之不识字,是也。”

(2).关于书法的学问。 唐 王建 《赠太虚卢道士》诗:“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宣和书谱·王邃》:“大抵字学之玅, 晋 人得之为多,而 王 氏之学尤盛焉。”

象物

(1).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荀况 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余闻古 夏后 ,象物知神姦。”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五:“今夫文章者……有象物之体,有抒情之体。”

(2).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左传·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杜预 注:“物,犹类也。” 孔颖达 疏:“类,谓旌旗画物类也。百官尊卑不同,所建各有其物,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国容眡令而动,军政象物而具。”

(3).指麟、凤、龟、龙四灵。《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 郑玄 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礼运》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谓道辅仁,司化莫晣;象物方臻,眡祲告沴。”

岳珂名句,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