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

苏辙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全文:
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
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
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
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苏辙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苏辙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书法作品欣赏
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拨弃

摒弃;摒除。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妻孥隔军垒,拨弃不拟道。” 宋 苏辙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口》诗:“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清 刘大櫆 《方庭粹六十寿序》:“其为文章,务拨弃俗尚,而浸淫於古。”

案头

几案上或书桌上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三国演义》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四门

(1).指明堂四方的门。《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闢四门而开四聪。”

(2).学校名,即四门学。《旧唐书·归崇敬传》:“其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详“ 四门学 ”。

(3).佛经有 释迦牟尼 ( 净饭王 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殷 鉴四门,幽求六岁。” 李善 注引《瑞应经》曰:“太子至十四,启王出游,始出城东门,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车,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门,天帝化作老人,迴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太子出城西门,天帝化作死人,迴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门,天帝化作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迴车还,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负曝闲谈》第二回:“因他四门开得好,蒙本处提标营营官的少爷赏识了,替他补了一分粮,又给了他一道八品军功的奬札。”参见“ 四门斗里 ”。

苏辙名句,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