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杖策寻归径,意在浮图阿那边

乾隆题木绘屏·其二·云峰塔影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木绘屏·其二·云峰塔影》

全文:
一抹红霞落远天,春林又复蔚轻烟。
幽人杖策寻归径,意在浮图阿那边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杖策

亦作“ 杖筴 ”。1.拄杖。《庄子·让王》:“﹝ 大王亶父 ﹞因杖筴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於 岐山 之下。” 成玄英 疏:“因拄杖而去。” 唐 杜甫 《别常徵君》诗:“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二:“驾舟凌洪波,杖策穷崇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生於读书之暇,杖策出游,信足所至。”

(2).执马鞭。谓策马而行。《后汉书·邓禹传》:“及闻 光武 安集 河 北,即杖策北渡,进及於 鄴 。” 唐 魏徵 《述怀》诗:“杖策謁天子,驱马出关门。” 明 李梦阳 《徐子将适湖湘》诗:“英雄杖策集军门, 金华 数子真絶伦。”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四:“弱冠拜司徒,杖策功名收。”

(3).谓追随;顺从。《魏书·张衮传》:“昔 乐毅 杖策於 燕昭 , 公达 委身於 魏武 ,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 清 陈梦雷 《绝交书》:“逆贼分曹授官……顾乃翻然勃然,忘廉耻之防,循贪冒之见,轻身杖策,其心殆不可问。”

归径

归路。 南朝 齐 谢朓 《敬亭山》诗:“緑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浮图

(1) 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指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那边

1. 在那里;(不在说话人这里而在别处)。如:站到那边去,等我叫你。

乾隆名句,题木绘屏·其二·云峰塔影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