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杜牧的《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全文: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
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
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每虑号无告,长忧骇不存。
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暄。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
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
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
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
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馥馥芝兰圃,森森枳棘藩。
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
一名为吉士,谁免吊湘魂。
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
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川口堤防决,阴车鬼怪掀。
重云开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实刚肠者,形甘短褐髡。
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若芳洲翠,严光钓濑喧。
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
客恨萦春细,乡愁压思繁。
祝尧千万寿,再拜揖余樽。

杜牧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杜牧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书法作品欣赏
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曾经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虿尾

(1).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左传·昭公四年》:“ 郑子产 作邱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於路,己为蠆尾,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 杜预 注:“谓 子产 重赋,毒害百姓。”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曾经触蠆尾,犹得凴熊轩。”

(2).借指蝎子。 清 曹寅 《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老蟇皤腹不避人,蠆尾爬沙白昼出。”

(3).即虿发。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参见“ 蠆髮 ”。

(4).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龙管润霜,游兹蠆尾。” 清 陈维崧 《刘逸民隐如》诗:“蠆尾与银钩,错落铺黄绢。”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传卫》:“家擅银钩,人工蠆尾。”参见“ 蠆尾银钩 ”。

凭熊

借指地方长官。古时地方长官乘坐横轼作熊形的车,故称。 宋 王禹偁 《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臣等乃位极庙堂,地分藩翰,下至凭熊之秩,尽为尸禄之人。”参见“ 熊軾 ”。

杜牧名句,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