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戴复古安丰粹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戴复古的《安丰粹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

全文: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
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
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戴复古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戴复古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书法作品欣赏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疏略

亦作“疎略”。亦作“踈略”。1.远大的谋略。《汉书·朱博传》:“官属咸服 博 之疏略,材过人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公常慕 范滂 有揽轡澄清天下之志,遂撰《澄清疏略》,皆切於时要。”

(2).粗疏简略。《汉书·司马迁传赞》:“至於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 宋 秦观 《司马迁》诗:“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譬彼海运鹏,岂復顾繒缴。区区 班叔皮 ,未易议疎略。” 明 方孝孺 《深虑论四》:“ 汉 唐 之法驳杂而踈略,得贤主则治,不得其人即乱而亡。” 明 李东阳 《<篁墩文集>序》:“歷代以来忽於考据者,多失之疏略。”

(3).疏忽;忽略。 宋 王安石 《扬雄》诗之一:“ 长安 诸愚儒,操行自为薄。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那 曾晳 正当夫子问话时节,不曾留心到此,已经算得个疎略了。”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此议 自珍 筹之两年而成,恐尚有小疏略及小窒碍处。”

(4).指粗略;粗心大意。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某处事踈略,忤朝廷意,既去职任而尚怀国家之忧,如 卞生 献璧,不知其止,足虽可刖而璧犹自贵。”《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 卢柟 原是疎略之人,两日 钮成 不去领这银券,连其事却也忘了。”

(5).粗糙简单。 宋 吕本中 《紫薇诗话》:“ 张子厚 先生尝游山寺,诗有‘冻僕堆堆依灶燎,山僧草草具盘飡, 井丹 已厌尝葱叶, 庾亮 何劳惜薤根’之句,盖寺僧具食极疏略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 彦 兵寡,且器甲疏略。”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戴复古名句,安丰粹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