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榆关明月下,刀环悲唱定谁人

乾隆御园新秋·其六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御园新秋·其六》

全文:
欹枕蛩声入耳频,冰帷翠簟净无尘。
此夕榆关明月下,刀环悲唱定谁人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榆关

(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南。《史记·楚世家》:“﹝ 悼王 ﹞十一年, 三晋 伐 楚 ,败我 大梁 、 榆关 。” 司马贞 索隐:“此 榆关 当在 大梁 之西也。”

(2).即 古海关 。古称 渝关 、 临榆关 、 临渝关 , 明 改为今名。其地古有 渝水 ,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 河北省 秦皇岛市 。 唐 于志宁 《中书令昭公崔敦礼碑》:“奉勅往 幽州 ……建节 榆关 ,糜清柳室。” 清 钱谦益 《上高阳师相书》:“恭惟老师以黄阁元老出而视师,更置将率蒐讨军,实 榆关 一墻,屹为 长城 。”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费话不如少说,只剥 崔颢 《黄鹤楼》诗以吊之……日薄 榆关 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3).泛指北方边塞。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白帝歌》:“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金风方嫋嫋。”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 武成 二年,有詔进公都督 瓜州 诸军事、 瓜州 刺史。是以名驰 梓岭 ,声振榆关。”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又赋《雨中花》一闋云‘……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刀环

(1).刀头上的环。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少阴病》:“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鷄子殼置刀鐶中。”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刀環響處,愴呼亂起。” 清  方维仪 《旅夜闻寇》诗:“生民塗炭盡,積血染刀鐶。”

(2).《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見 陵 ,未得私語,即目視 陵 ,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歸還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唐  高適 《入昌松东界山行》诗:“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明  王世贞《明月篇》诗:“東家覊婦望刀環,西鄰棄妾守釵鈿。” 清  朱奕恂 《拟古出塞》诗:“少婦識雄心,不復問刀環。”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乾隆名句,御园新秋·其六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