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不须资象译,通情洽惠系深思

乾隆赐哈萨克阿卜勒比斯之子噶岱等宴诗以纪事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赐哈萨克阿卜勒比斯之子噶岱等宴诗以纪事》

全文:
请安阿卜勒比斯,努喇里居遥故迟。
均可嘉其摅诚悃,未宜靳此霈恩施。
筵开首夏颁三爵,节过元宵灿九枝。
对语不须资象译,通情洽惠系深思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对语

(1).对偶的词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2).交谈,对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 元 萨都剌 《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同一禹域之民,而对语或须对译,曷若易之为便?”

(3).对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今年在 扬州 ,闻 公眉观察 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象译

(1).犹翻译。《吕氏春秋·慎势》:“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 宋 苏辙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诗:“鱼龙定示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2).借指四方之国。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若乃乘此直心,推诚闇往,则半息可追,一念斯至,感降参差,云霏雾委,此又昭被象译,辉映縑图。” 唐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序》:“虎符不发,象译攸同。”

通情

(1) 通达情理;懂人情

他很通情

(2) 交流男女间感情

深思

认真思考,深入考虑

深思熟虑

乾隆名句,赐哈萨克阿卜勒比斯之子噶岱等宴诗以纪事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