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暖忽寒,送春迎夏

郭应祥踏莎行(三月二十日元择旬会)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郭应祥的《踏莎行(三月二十日元择旬会)》

全文:
骤暖忽寒,送春迎夏
金沙过了酴醿谢。
漏声款款日偏长,奇峰历历云如画。
幸有杯觞,堪同保社。
棋如飞雹睛空下。
六人酬唱已成编,他年遂水留佳话。

郭应祥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郭应祥骤暖忽寒,送春迎夏书法作品欣赏
骤暖忽寒,送春迎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骤暖

天气突然变暖。 清 丘逢甲 《雨中春望》诗:“骤暖还寒昨夜风,江城东望晓溟濛。”

送春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迎夏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应,故于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 赤帝 ,迎接夏季到来。《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 郑玄 注:“迎夏,祭 赤帝 赤熛怒 於南郊之兆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行幸甘泉宫歌》:“ 汉 家迎夏毕,避暑 甘泉宫 。” 唐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诗:“朱旗迎夏毕,凉轩避暑来。”

(2).指每逢夏日。 汉 张衡 《应闲》:“夫玄龙,迎夏则凌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

郭应祥名句,踏莎行(三月二十日元择旬会)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