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

释道颜颂古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道颜的《颂古》

全文:
种谷不生豆苗,蒸砂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

释道颜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释道颜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书法作品欣赏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板底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通

(1).犹大道。《庄子·大宗师》:“ 颜回 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故古人仰準阴阳,俯协刚柔,中识理性,使三才相善,同会於大通,所以穷理而尽物宜也。”

(2).通于大道。谓顺应自然。《淮南子·诠言训》:“圣人无屈奇之服,无瑰异之行,服不视,行不观,言不议,通而不华,穷而不慑,荣而不显,隐而不穷,异而不见怪,容而与众同。无以名之,此之谓之通。”

(3).谓宽宏豁达。 晋 陈寿 《表上诸葛氏集目录》:“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4).谓大亨通,吉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今年是大通之年,我有心待交他将着 刘二 两口儿骨殖还乡,认他伯父。”

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担板

呆板。 宋 华岳 《自讼》诗:“我生素不事詼谐,担板方头唤不回。” 清 黄宗羲 《论文管见》:“叙事须有风韵,不可担板。”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 梨洲 论诗,于情景的关系,说得已很妙,然而犹觉其担板搭实,没有 船山 说得空灵。”

释道颜名句,颂古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