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秦观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秦观的《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全文:
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
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
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
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秦观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秦观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书法作品欣赏
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道山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语出《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揽轡按行,窾竇已解,已进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叶参议映榴督储楚中》诗:“道山槖笔入,粉署含香趋。”

(2).传说中的仙山。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至於事简讼稀,瀟洒有道山之况。” 清 赵翼 《题蒋心馀携子游庐山图》诗:“事往空思写木莲,道山人已骑白凤。”

(3).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世传 端明 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字凝炼》:“ 吴 杨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归道山矣。”

(4).指 宋 无名氏所著之笔记小说《道山清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家一类,又自分数种。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鶯》、《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録,《世説》、《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春困

谓春日精神倦怠。 宋 曾巩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文燕席》诗:“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叶圣陶 《城中·微波》:“此外完全寂然,什么东西都在春困呢。”

黄书

(1).书籍。 宋 秦观 《赠刘使君景文》诗:“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鬢蓬。”

(2).指黄色书刊。 刘心武 《班主任》:“这本《牛虻》可不能说成是黄书。”

三家

(1).极言人户之少。《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宋 陆游 《野意》诗:“隄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2).指 春秋 鲁 大夫 孟孙氏 、 叔孙氏 、 季孙氏 。《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 朱熹 集注:“三家, 鲁 大夫 孟孙 、 叔孙 、 季孙 之家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天欲 鲁 以 孔子 代三家。”

(3).指 春秋 晋 之三卿 韩 、 赵 、 魏 。《鹖冠子·武灵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韩 用此而东分。”《史记·天官书》:“三家分 晋 ,并为战国。”

(4).指 汉 代传《诗》的 齐 、 鲁 、 韩 三派。《汉书·艺文志》:“ 汉 兴, 鲁 申公 为《诗》训詁,而 齐 辕固 、 燕 韩生 皆为之传……三家皆列於学官。”

(5).指 汉 代传《尚书》的 欧阳 、 大夏侯 、 小夏侯 三派。《后汉书·刘陶传》:“ 陶 明《尚书》《春秋》,为之训詁,推三家《尚书》。” 李贤 注:“三家谓 夏侯建 、 夏侯胜 、 欧阳和伯 也。”

(6).指解说《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三派。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绪言:“於《春秋》,则採三家之精华,斥 安国 之迂谬。”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晋书·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8).指三皇。《后汉书·马融传》:“軼越三家,驰骋五帝。” 李贤 注:“三家,三皇也。”

(9).指 夏 、 商 、 周 。 汉 王充 《论衡·正说》:“案《礼》, 夏 、 殷 、 周 三家,相损益之制,较著不同。”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参见“ 三代 ”。

秦观名句,次韵谢李安上惠茶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