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殊像寺四依皇祖元韵》
全文:
灵鹫峰之麓,珠宫启法筵。
四山龙象卫,六度色空禅。
中顶犹屏后,一溪宛带前。
圣踪世出世,钦缅两应然。
参考注释
山龙
(1).指古代衮服或旌旗上的山、龙图案。《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孔 传:“画三辰、山龙、华虫於衣服、旌旗。” 唐 柳宗元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诗序》:“琅乎璆璜衝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 明 唐顺之 《送孔上公助祭太学归阙里时赐衮衣一袭》诗:“新袞山龙炫,餘堂金石鸣。”
(2).借指绣有山、龙图案的袞服。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是故士服黼,大夫黻,诸侯火,天子山龙。”《晋书·舆服志》:“王公衣山龙以下九章,卿衣华虫以下九章。”
六度
(1).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淮南子·时则训》:“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準,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绳者,所以绳万物也;準者,所以準万物也;规者,所以员万物也;衡者,所以平万物也;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权者,所以权万物也。”
(2).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清 钱谦益 《陆孟凫墓志铭》:“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于吾师之六度有合焉。”
色空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乾隆名句,殊像寺四依皇祖元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