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

叶茵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叶茵的《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

全文:
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
溪横石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
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
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叶茵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叶茵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书法作品欣赏
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冥蒙

蒙昧。 元 贡师泰 《拟古》诗之二:“鄙哉 叔孙氏 ,绵蕝变王风。寥寥数千载,伊谁启冥矇。”

(1).幽暗,不明。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旷瞻迢递,迥眺冥蒙。” 唐 黄滔 《水殿赋》:“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餘里之烟尘,冥蒙扑去。” 明 刘崧 《玉华山》诗:“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参见“ 冥濛 ”。

(2).浓密貌。 唐 元稹 《松树》诗:“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 明 杜濬 《寓园即事》诗之二:“我往属除草,我旋草未除。葵荒亦在眼,冥蒙相翳如。”

(3).犹蒙昧无知。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輒有避讳,含混出之,持‘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义,雍遏一世之聪明,驱之冥蒙之域,至死不悟。”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一抹

(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宋 陆游 《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 王西彦 《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

(2).一闪而过。 宋 苏轼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诗:“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马轻衫来一抹。” 宋 杨万里 《馀干泝流至安仁》诗:“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齐。《宋史·宋辙传》:“今欲於 定西城 与 陇诺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数十里。”《金**梅词话》第九回:“这妇人一抹儿都看在心里。”

(4).一笔勾消。 清 杨昭 《闲止书堂集钞跋》:“岂意对面九嶷,前言一抹,贪天功为己力,掠人美以自荣。”

(5).一直;一味。《荡寇志》第七七回:“忽听得喊杀之声,一抹地追寻来,祇道你遇着歹人,却为你同二位表兄厮杀?”《荡寇志》第八二回:“却説 丽卿 一抹地鎗挑剑砍,衝出重围。”

一弹;一奏。抹,指弹奏弦乐的一种指法。谓轻轻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诗:“红霞一抹《广陵》春, 定子 当筵睡脸新。”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一擦或一摸。《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破这个架式是用左胳膊横着一搪,封在面门,顺着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拧,将他身子拧转过来,却用右手从他脖子右边反插将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黄鶯搦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刘福生 用手把脸一抹,鼻子眼一紧蹙,扎撒着两只大手,发疯地扭起腰来。”

峥嵘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深处

(1)

(2)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海洋深处的宝藏

(3) 内部

心灵深处

传疏

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不乱於百家,不蔽於传疏。” 宋 苏辙 《河南进士策问》:“至 唐 而传疏之学具,由是学者始会于一。” 清 陈奂 著有《诗毛氏传疏》。

叶茵名句,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