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杳杳,长江风送,听胡笳沥沥声韵聒

白朴【小石调】恼煞人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白朴的《【小石调】恼煞人》

全文:
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
江上晚景寒烟,雾蒙蒙、风细细,阻隔离人萧索。
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
人间岂无成与破,想别离情绪,世界里只有俺一个。
为忆小卿,牵肠割肚。
凄惶悄然无底末,受尽平生苦。
天涯海角,身心无个归着。
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到如今刬地吃耽阁,禁不过,更那堪晚来暮云深锁。
故人杳杳,长江风送,听胡笳沥沥声韵聒
一轮皓月朗,几处鸣榔,时复唱和渔歌。
转无那,沙汀蓼岸,一点渔灯相照,寂寞古渡停画舸。
双生无语泪珠落,呼仆隶指泼水手,在意扶柁。
兰舟定把芦花过,橹声省可里高声和。
恐惊散宿鸳鸯,两分飞也似我。

白朴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白朴故人杳杳,长江风送,听胡笳沥沥声韵聒书法作品欣赏
故人杳杳,长江风送,听胡笳沥沥声韵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胡笳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 汉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 汉 魏 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嚶嚶。” 唐 岑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坐上十八客》词:“同是 瀛洲 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未数里,闻胡笳声远作。”

沥沥

(1) 象声词,多形容风声或水声

泉声沥沥

风吹沥沥有声

(2) 液体不断滴落貌

声韵

(1) 音韵(汉字音节中声、韵、调的总称);声音

(2) 声母和韵母的合称

白朴名句,【小石调】恼煞人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