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臣金台获佳迹,意在丰城双补足

乾隆题林逋二扎四用苏轼韵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林逋二扎四用苏轼韵》

全文:
五诗早入石渠藏,二扎人间如抱曲。
一时无意得联珍,字精神照千秋绿。
我爱苏诗赓以三,那论珷玞及真玉。
谁知石田先著鞭,此事诚堪惊世俗。
苏则题诗沈题扎,恰似一镫燃百烛。
翰臣金台获佳迹,意在丰城双补足
书我三作当题识,瘦劲谁当嗤少肉。
陈张吴李和者四,各具清新率可录。
东阳识见洵独高,二义不碍重押曲。
春巡至今凡几年,令我遐忆西湖竹。
竹之传也固多人,不若林梅匹陶菊。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金台

(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三国 魏 崔琰 《述初赋》:“列金臺之蹇产,方玉闕之嵯峨。”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昆仑》:“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结搆巧丽,穷尽神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七:“金臺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黄金台 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正忧衰老辱 金臺 ,敢望 昭王 顾问来。” 宋 秦观 《谢程公闢启》:“引置 金臺 之馆,俾参珠履之游。” 郭沫若 《归国杂吟》:“ 金臺 寂寞思 廉颇 ,故国苍茫走 屈平 。”参见“ 黄金臺 ”。

(4).指古 燕 都 北京 。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当 成祖 建都 金臺 时,即因居民疎密,编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昇》诗:“ 金臺 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北上 金臺 望国氛,‘ 对山 救我’带犹存。”

补足

补充或提供使足数

补足所需资金

乾隆名句,题林逋二扎四用苏轼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