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

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李敬方的《太和公主还宫》

全文:
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
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
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
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
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
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
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
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
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

李敬方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李敬方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书法作品欣赏
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生还

从危险的遭遇中活着返回

无一生还

侍儿

(1).侍妾;姬妾。《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自其为 吴 相时,有从史尝盗爱 盎 侍儿, 盎 知之,弗泄,遇之如故。”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乐天侍儿》:“世言 白乐天 侍儿唯 小蛮 、 樊素 二人。”

(2).使女;女婢。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西游记》第二七回:“ 三藏 闻言道:‘女菩萨……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红楼梦》第一○九回:“只见 妙玉 头带妙常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

(3).古代妇女自谦之称。《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含羞向前,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便答道:‘侍儿是 清风寨 知寨的浑家。’”

熟识

认识某人较久;认识事物较深刻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藤野先生》

内家

(1).指皇宫,宫廷。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十:“尽送春毬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有的花鼓娘还试穿着新设计的内家装束,引起观众极大注意。”

(2).指宫女。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位内家原是卿所进奉。今着卿领去,到府中将息病体,待得痊安,再许进宫未迟。”

(3).指太监。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红楼梦》第七二回:“ 夏太监 打发了一个小内家来説话。”

(4).即内人家。 明 李东阳 《韩休知》诗:“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原注:“ 唐 《教坊记》:伎女坊谓之内人家。”

(5).指良家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吴大郎 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与那臙花队里的迥别。”《天雨花》第三回:“游山玩水男子事,内家岂可外边行?”

(6).犹言世俗人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静观 此时已是内家装扮了,又道 黄夫人 待他许多好处,已自认他为乾娘了。” 王古鲁 注:“此处指‘俗家打扮’之意。不再是出家人打扮了。”

(7).指内家拳。《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 明太祖 洪武爷 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 姚广孝 姚少师 留下的,叫作‘外家’。”

李敬方名句,太和公主还宫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