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黑纷乱杨朱岐,公能辨晰是与非,袖有长疏天下知

彭龟年送王仲显赴琼州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彭龟年的《送王仲显赴琼州》

全文:
朔风猎猎搜离思,向山木叶飞东西,山声互答轰鼓鼙。
日影倒乱摩旌旗,琼山太守行赤帷,父老出饯相扶携。
把袂惜别车去迟,仙都苴吏挈榼随,洗醆酌酒歌别离。
别离之歌歌声希,儿女子态不愿为,圣皇择守先南陲。
朱崖况复环生黎,黎山插天海四围,黎人出没如鬼魑。
兇鲸蚋集不可羁,无异生缚虎与罴,乃令错处海一涯。
一日万变藏几微,赵张缩手龚黄痴,良二千石非公谁。
公行南方易如归,公举南事易如携,向来盐筴一局棋。
白黑纷乱杨朱岐,公能辨晰是与非,袖有长疏天下知
口不可惜人可悲,鬼魑虎罴日夜同,此时此事分安危。
想公再拜辞玉墀,睿意恳恻亦在兹,九重寄公万里师。
纷纷狱讼不足治,从馹遽听东南驰,定知召节封金泥。
不然盐筴更畴咨,服岭以南公一夔。
与公离别歌此词,愧不以颂而以规。

彭龟年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白黑

(1).白色与黑色。《管子·明法解》:“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见也,如白黑之分。”《礼记·明堂位》“ 夏后氏 骆马黑鬣” 唐 孔颖达 疏:“骆,白黑相间也。”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江阴白鸜鹆》:“乌不日黔鵠不浴,白黑之朴由天然。”

(2).指稻和黍。

(3).比喻是非、善恶、贤愚、清浊等相反的人或事物。《史记·太史公自序》:“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王莽传中》:“羣县赋敛,递相賕赂,白黑纷然。” 颜师古 注:“白黑,谓清浊也。”《后汉书·冯衍传上》:“省羣议之是非,详众士之白黑。” 李贤 注:“白黑,犹贤愚也。” 唐 杜甫 《两当县吴中侍御江上宅》诗:“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崇禎 十七年,而《熹宗实録》未成,亦由门户方争,白黑难定。”

(4).分清;辨别。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瞽説圣所择,愚谋帝不罪,况乎言有文,白黑时利害。”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其典吏部也,尽刮宿弊,专以白黑善恶为己任。”

(5).佛教语。指俗人与僧徒。因俗人衣白,僧徒衣黑,故称。 晋 智林 《与周颙书》:“贫道捉麈尾以来,四十餘年,东西讲説,谬重一时。其餘义统,颇见宗録,唯有此途,白黑无人得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 支遁 ﹞止 东安寺 ,讲《道行般若》。白黑钦崇,朝野悦服。”《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本愿寺三门碑》:“讲唱表正,白黑攸归。”

(6).指围棋中的白子与黑子。 唐 李颀 《弹棋歌》:“ 蓝田 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围棋鬭白黑,生死随机权。” 宋 刘敞 《留邻几君章弈棋便宿小斋》诗:“错落盘上棋,白黑互跨所。”

纷乱

杂乱,混杂

纷乱的事情

公能

公正能干。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 峻 ( 任峻 )以公能,召拜选。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剔姦盗,不得旋踵,民间皆畏之。”《北史·辛雄传》:“自后每有疑议, 雄 ( 辛雄 )与公卿驳难,事多见从。於是,公能之名甚盛。”

辨晰

(1).辨析,分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紫柏评晦庵》:“今 锡山 诸公,又祖 杨龟山 ,特于 朱 陆 异同,辨晰精核,则二 程 渊源,又将显著于中天矣。” 杨朔 《木棉花》:“我不过是说这次民族自卫战争很像一块试金石,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可以立刻辨晰清楚。”

(2).分辩明白。辨,通“ 辩 ”。《明史·丁元荐传》:“ 元荐 復再疏辨晰,竟不安其身而去。”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彭龟年名句,送王仲显赴琼州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