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典刑旧,四海观听新

魏了翁寿四川制置李侍郎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寿四川制置李侍郎》

全文:
崧高二王德,丰水数世仁。
一心千古脉,一气三才根。
人言通德门,封培知几春。
陵州不尽用,雝国非全神。
厥美钟在季。
鲁殿岿然存。
谁知中兴主,流泽被子孙。
是用遗一老,为社稷万人。
三朝典刑旧,四海观听新
自公镇西南,威声憺胡虏。
弃地遄归疆,余民亦安土。
便当度双剑,建大将旗鼓。
进贤黜不衷,讨贰诛失伍。
增屯御骄卒,募耕实边圄。
堂堂当道卧,一勇销百侮。
原公排群议,释我分外虑。
上流屹长城,却归辅明主。

魏了翁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魏了翁三朝典刑旧,四海观听新书法作品欣赏
三朝典刑旧,四海观听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三朝

(1).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京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 李善 注:“三朝,岁首朔日也。”《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 颜师古 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诗:“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 宋 杨万里 《诚斋荆溪集序》:“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

(2).谓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 黄牛 ,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鬢成丝。”

(3).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却説那小公子 灵光 ,纔三朝便能言语。” 清 孙枝蔚 《新嫁娘》诗:“从今愁妇职,人莫羡三朝。”

(1).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汉 郑玄 注:“ 周 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羣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2).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 僧繇 浪得名。”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观听

(1).看和听。 汉 扬雄 《太玄·释》:“次二,动于响景。测曰:动于响景,不足观听也。” 清 厉鹗 《三月十三日游清华寺》诗:“置身万松颠,心旷肃观听。”

(2).专指听。《后汉书·马援传》:“﹝ 援 ﹞闲於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 三辅 长者,下至閭里少年,皆可观听。”

(3).借指耳目。 清 唐甄 《潜书·权实》:“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辨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以娱人观听也。”

(4).看到和听到的;看的和听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 晋 左思 《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间,斯盖宅土之所安乐,观听之所踊跃也。”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变革因循,号令必信,使海内观听,莫不震动。”《好逑传》第十八回:“行查若此,似无可议;但县臣后任,只係耳闻,未经目击,不足服观听之心,一时难以定罪。”

(5).引申为舆论。《后汉书·阴识传》:“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宋 苏轼 《贺杨龙图启》:“伏审新改直职,擢司諫垣,传闻邇遐,竦动观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徒以尊事 孔子 ,奉行儒术,崇饰观听,斯乃不得已而为之。”

魏了翁名句,寿四川制置李侍郎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