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高大舜让公器,祥瑞却生薦苇丛

释重顯赠别太臻禅者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重顯的《赠别太臻禅者》

全文:
武陵山水何秘邃,元化功兮不容易。
坛曾善卷韬龙光,洞亦桃花副麟趾。
仍思昔日吾祖浩浩提纲宗,消息旷断寰宇空。
又闻高大舜让公器,祥瑞却生薦苇丛
人由境兮冥道德,境有人兮分玉石。
臻禅本自偃殊方,忽向其中诞孤迹。
迢迢海甸来寻我,一十二年同冷坐。
羽翼抟风今是时,拂尽天云乃飞过。

释重顯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高大

(1) 又高又大

高大的枞树

他身材高大

(2) 崇高;高尚

高大形象

公器

(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

(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 郭象 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唐 王维 《献始兴公》诗:“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此喻太子之位、官爵。《资治通鉴·汉文帝十年》:“﹝ 司马光 曰﹞:‘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此喻法制。 明 王衡 《鬱轮袍》第四折:“我只道天下惟有文章公器,称得斤播得两。” 刘半农 《奉答王敬轩先生》:“文字是一种表示思想感情的符号,是世界的公器。” 黄节 《李氏焚书跋》:“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王者徇一己之好恶,乃欲以权力过之,天下固不怵也。”此喻文章、文字、学术。

(3).比喻国家的有才能的人。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唐 白居易 《除韦贯之平章事制》:“某官 韦贯之 ,温重明正,国之公器,当官必守,临事能断。”

祥瑞

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却生

亦作“却生”。1.死而复苏。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 弼 怜之特甚,三日殮毕,追思,欲与再别,因命斵棺,开已却生矣。”

(2).后退贪生。《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王安得亡国之言。天子扫境内以属王,有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释重顯名句,赠别太臻禅者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