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然竟赴玉楼招,西风吹老岩阿蕨

张文斋读敲月集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张文斋的《读敲月集》

全文:
小山先生信英杰,蚤岁穷经诣丹阙。
太学游歌姓字香,京华旅食乡心切。
一朝拂袖辞金门,归隐山林计非拙。
乐道能存颜子风,干时肯掉苏张舌。
筑庵喜延湖海士,大书华匾名敲月。
花晨露夕多胜事,对饮豪吟未尝辍。
长篇短句每惊人,律吕和鸣珠玉洁。
建安七子当并驾,唐室诸贤可同列。
才名奕奕闻海隅,家世遥遥在南越。
倏然竟赴玉楼招,西风吹老岩阿蕨
我疑先生列仙侣,一段情怀尽冰雪。
暂来林壑学巢由,不向朝廷随稷契。
嗟我胡为生较晚,不得抠趋受诗诀。
几回窗下读遗篇,敲碎唾壶歌激烈。

张文斋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倏然

亦作“倐然”。1.迅疾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青衣小儿﹞乃发声而泣,倐然不见。” 宋 梅尧臣 《师厚明日归南阳夜坐有怀》诗:“半夜出户望,参毕已正中;倐然变阴黑,烈烈鸣窗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又或夜静月明,梢人见有物若巨木,偃卧沙际,方报告惊諦,则倐然入水。”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她的面色倏然苍白了,连忙回身邀我进到内屋去。”

(2).形容轻微的声音。 骆宾基 《寂寞》一:“夜里,我得见星斗永恒无变的陈列;得听落叶坠地的倏然声。”

玉楼

(1).华丽的楼。 唐 宗楚客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2).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记·昆仑》:“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词》:“洞里之玉楼金闕,尘俗难窥。” 宋 张耒 《岁暮福昌怀古》诗:“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黄忏华 《亡友恩仲穆哀辞》:“玉楼应有记,走笔动仙曹。”参见“ 玉楼受召 ”。

(3).指妓楼。 唐 白居易 《听崔七妓人筝》诗:“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宋 柳永 《归朝欢》词:“归去来,玉楼深处,有箇人相忆。” 郁达夫 《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韵》:“玉楼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自注:“北岸多妓楼,南岸多牧场。”

(4).道教语。指肩。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载 王安石 论此诗云:“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我则见银海冻花生的这眼底,玉楼寒耸起肩头,摇鞭袖裊深藏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银海生花,玉楼起粟,竹炉相对添僝僽。”

(5).亦称“ 玉楼子 ”。牡丹花的一种。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玉楼子者,白花,起楼,高标逸韵,自然是风尘外物。” 清 赵翼 《牡丹将开作布幔护之》诗:“改砌花臺作幕遮,玉楼春色倍穠华。”自注:“玉楼,花名。”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岩阿

山的曲折处。 汉 王粲 《七哀诗》:“山岗有餘映,巖阿增重阴。”《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二》:“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巖阿。” 吕良 注:“巖阿,山曲也。” 宋 欧阳修 《伊川独游》诗:“巖阿谁可访,兴尽復空还。” 清 许承钦 《石竺山》诗:“坐想洪荒初,神 禹 未开凿,汎滥没巖阿,云巢栖海若。”

张文斋名句,读敲月集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