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栖嵲屼,攀跻劳毋乃

乾隆登玉泉山赏遇楼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玉泉山赏遇楼》

全文:
高楼山西麓,松竹颇潇洒。
丹梯栖嵲屼,攀跻劳毋乃
亟来率未登,目存心已在。
今朝到夤缘,骋望神怡倍。
偶读壁间诗,忽尔隔十载。
可以悟驹隙,亦足觇疏怠。
复不免新作,自问聊自解。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丹梯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黄节 注:“丹梯,丹墀也。” 唐 许浑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官满定知归未得,九重霄汉有丹梯。”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之二:“中郎餘庆传 羊 傅,暂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文选·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谓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诗:“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吕延济 曰:“丹梯,谓山高峯入云霞处。” 唐 欧阳詹 《送闻上人游嵩山》诗:“丹梯石磴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3).指寻仙访道之路。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 金陵 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鸿宝寧全秘,丹梯庶可凌。” 邵宝之 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旧唐书·武宗纪》:“志欲矫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蜡屐》诗:“万钱收锦檿,五岳遍丹梯。”

嵲屼

(1).形容高下颠簸。 宋 徐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牛车》:“其国率皆山路,行则嵲屼动摇,特为礼具而已。”

(2).形容文字奇崛。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 汉 ﹞《鐃歌》声文相乱处诚有之。然如‘妃呼豨’、‘收中吾’之类,亦不多见。其他句字嵲屼,自是一时体如此。”

(3).高峻的山。 元 安如山 《曹将军》诗:“屯兵 沔水 源,千里斧截截。浩荡排烟旻,西极安嵲屼。”

攀跻

亦作“ 攀隮 ”。犹攀登。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 宋 陆游 《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毋乃

(1).莫非;岂非。《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 袁枚 《新齐谐·百四十村》:“ 周叟 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

(2).犹无奈。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乾隆名句,登玉泉山赏遇楼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