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精卫禽,怨魄固常在

李贤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贤的《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全文:
炎帝有少女,因游溺东海。
化为精卫禽,怨魄固常在
日衔西山木,填海誓无悔。
海枯恨始平,千载恐难待。

李贤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精卫

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 发鳩之山 ,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 炎帝 之少女名曰 女娃 , 女娃 游于 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 炎帝 女溺死 东海 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 东海 。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 东海 精卫誓水处,曾溺於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 沧海 。” 南朝 梁 范云 《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明 张煌言 《满江红》词:“青山未筑 祁连 塚, 沧海 犹衔精卫石。”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怨魄

(1).指杜鹃鸟。相传杜鹃为古 蜀 帝 杜宇 怨魂所化,故称。 唐 温庭筠 《锦城曲》:“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2).指月亮。 明 孙柚 《琴心记·长门望月》:“[小旦上]愁难竟, 长门 望月偏孤零。[浄女婢上]偏孤零,愁人怨魄,凄凄相并。”

固常

指传说中凤凰日暮时的鸣叫。《广雅·释鸟》:“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 明 杨慎 《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

李贤名句,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