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谒泰陵礼毕奉皇太后便道诣五台瞻礼曼殊易州道中得诗二十八韵》

全文:
翠幰别丹陵,行旌指绿塍。
载观方稔岁,常奉大安乘。
台麓香严域,神尧法驾升。
祝釐诚有藉,绍德理原应。
稍度西成序,犹然爽气澄。
陟山还破雾,问渡不愁冰。
红树村宛尔,清风店绝胜。
古来燕赵地,故事短长徵。
樊馆馀荒址,荆山倚碧嶒。
嬴秦徒割据,豪侠此陵凭。
台有黄金号,屏犹积翠称。
招延殊可尚,长乐最堪憎。
历历兴亡事,行行感慨增。
六龙驱沛艾,八辇轥輷輘
健士盘神马,材官按俊应。
伞张红日障,旗曳紫云腾。
郭外闻舂碓,溪边看结罾。
筑场全少隙,比栉不论层。
要识舒长乐,多缘黍稌登。
降康天有自,致瑞我何能。
时豫因修武,怀深敢忘兢。
土臣朝肆觐,书案夜亲凭。
飞白聊娱暇,批黄每继灯。
狩巡五年举,休助万民承。
勤政传家法,延禧命梵僧。
讵惟遵象教,端以缉徽兴。
指日临三晋,神霄蹑几棱。
方舆应有志,继武孝孙曾。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六龙

(1).谓《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 疏:“乾元乃统天之义,言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

(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为御者。 汉 刘向 《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晋 郭璞 《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復愿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頽波。”

(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汉 刘歆 《述初赋》:“揔六龙於駟房兮,奉华盖於帝侧。”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六龙临幸。” 吴梅 《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龙曾此驻云车,何处重寻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晋书·温羡传》:“父 恭 , 济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号曰六龙。”《晋书·卞壸传》:“父 粹 ,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 卞氏 六龙。”

沛艾

马头摇动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沛艾,駊騀也。” 王先谦 补注:“《文选·东京赋》:‘齐腾驤而沛艾。’ 李善 注:‘沛艾,作姿容貌也。’ 张 解为‘駊騀’。《玉篇》:‘駊騀,马摇头。’与《选》训合。” 晋 潘岳 《藉田赋》:“金根照耀以烱晃兮,龙驥腾驤而沛艾。” 唐 严维 《奉和刘祭酒伤白马》:“沛艾如龙马,来从上苑中。”

輷輘

车声。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明 刘基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天津阁道轥輷輘,归来瑶臺十二层。” 清 钱谦益 《嘉议大夫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恪傅公神道碑》:“睥睨斗柄,輷輘雷车。”

乾隆名句,恭谒泰陵礼毕奉皇太后便道诣五台瞻礼曼殊易州道中得诗二十八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