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淋汨汨浩汤汤,踰跇配藜白鹭下

乾隆观海潮作歌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观海潮作歌》

全文:
辛未观潮潮已奇,杭人犹称其力微。
丁丑观潮潮未至,作歌高楼聊纪事。
似神而非者曰三,逮兹三度潮真酣。
却非江楼观约略,创得乃在柴塘尖。
我阅柴塘筹禦海,讵图快览惊涛骇。
因缘大汛三月三,洪澜有若将子待。
跋马指东向盐官,一条银线天际看。
捲江倒海须臾至,迎来底藉江山船。
色犹未睹先闻声,礌硠磅磕輷匉訇。
徐行按辔揽其状,大哉观矣谁与京。
□毋弭节倏奔泻,并驱素车而白马。
淋淋汨汨浩汤汤,踰跇配藜白鹭下
一空前此初遇奇,既欣旋复生愁思。
长茭厚石弗预固,秋来转瞬奚当之。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淋淋

(1).水倾泻貌。 汉 枚乘 《七发》:“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 宋 司马光 《潮水》诗之二:“淋淋出海门,百里雪花喷。”

(2).指雨声。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初学记》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朝漎漎以连暮,夜淋淋以达明。” 清 周亮工 《珠梅闸夜雨与郑羽人陈伯宗》诗:“明发不知何处泊,危檣独听雨淋淋。”

(3).形容液体连续下滴之貌。 唐 柳宗元 《晋问》:“浩浩弈弈,淋淋涤涤,荧荧的的,若雪山冰谷之积。”《水浒传》第三二回:“﹝ 武松 ﹞爬起来,淋淋的一身水。” 清 黄景仁 《灵璧磬石歌》:“ 宣和 天翰尤淋淋, 澄心堂 砚祕製出。” 刘半农 《扬鞭集·铁匠》诗:“砧上的铁,闪着血也似的光,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只是匆匆地看了几个部分,那些鲜血淋淋的‘资料’我早已熟悉,而且从未遗忘。”

汤汤

(1)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 清凉山。——《歌声》

(2) 广大貌;浩茫貌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 梁· 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3) 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

配藜

分散貌。《文选·扬雄<甘泉赋>》:“樵蒸昆上,配藜四施。” 李善 注:“ 张晏 曰:‘配藜,披离也。’言燔燎之盛,故樵蒸之光同上,而披离四布也。”

白鹭

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吓

乾隆名句,观海潮作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